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进行时
李畋镇石溪村、花麦村养殖户众多。这里畜禽养殖环境问题突出,曾被湖南生态环境警示片列为典型环境污染问题。我市立行立改、真查真改,开展畜禽养殖治污整改,还村民一个河清水净的环境。
李畋镇石溪村现有养殖户160余户,其中不少是散养户。去年开始,当地采取集中收集转运的方式,将经养殖户初级处理的粪污统一运送到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理。今年3月起,这里还采取养殖户投资为主、村级配套为辅的方式,为散养户添置加压泵和输送管道,打通了一根根连接集中处理中心的“毛细血管”,确保所有粪污应收尽收、达标排放。
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畜牧股股长刘碧涛告诉记者,目前,石溪村已铺设近6公里的粪污输送管道,建成了日处理粪污100吨的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可以满足现有养殖量的粪污处理需求。
同时,当地还创新自查自纠制度,被村干部抓到有偷排行为的养殖户,要在村域内开展一个月的义务执勤巡查。养殖户江先运半夜偷排,成为了村上首批“红袖章”巡查员。这样的制度约束,让大家进一步增强了环保责任感。石溪村村干部周承立说,村民间互相监督,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现在,村上养殖户直排现象已经完全杜绝了,河水变得清澈了,环境也更美好了。
与石溪村有类似问题的,还有紧临的花麦村。目前,村上日处理能力达到300吨的集中处理中心正在建设,散养户也已全部按要求完成了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沉淀池规模相比之前扩大了三倍。
“指导督促养殖业主按标准建设和完善沼气池、沉淀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同时通过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污水达标排放模式,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指导力度。”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畜牧股股长刘碧涛说,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养殖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了100%,畜禽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
据了解,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市环境问题信访件16件,其中重复4件,实际12件,内容涉及矿山生态类、畜禽养殖类、工业企业类等。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接到信访件后,第一时间交办属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调查核实处理,督促责任主体立行立改,推进落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蔡湘礼介绍,目前,12件问题已有8件基本完成整改,达到了办结销号的要求,其余4件正在稳步推进、落实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