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和平解放庆功宴居然是十碗醴陵土菜?

图片

图片

图片

74年前的8月,程潜、陈明仁两位醴籍将领不顾个人安危,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率军起义,使得湖南免遭兵灾,得以和平解放。8月7日解放军进城后,二人还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宴,被誉为“湖南和平解放第一宴”。有意思的是,当晚的庆功宴并没有山珍海味,整整十大碗全是醴陵土菜。

先来看看菜谱:醴陵小炒肉、醴陵蒸鱼、沩山豆腐、柴火鲴鱼、苦瓜炒仔鸭、醴陵黄菜、生炒羊肉、醴陵腊菜(腊肉、腊猪肝等)、醴陵杂菜、醴陵炒蛋。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此大庆为什么选择了醴陵菜呢?程潜和陈明仁都是醴陵人肯定是主因,以家乡菜待客更显诚意和隆重。同时,“吃在大湘东”,湘菜的主要来源就是湘东菜。湘东菜中的醴陵美食,实为湘菜之精华。

细品菜单上的这些美食,它们有的是烹饪方法醴陵独有。比如说醴陵小炒肉、醴陵蒸鱼、醴陵炒蛋、醴陵黄菜和醴陵杂菜,食材就是普通的鱼、肉、鸡蛋和青菜,但是经过醴陵庖厨不一样的手艺,就形成了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菜肴。

图片

先说醴陵黄菜。据说这道乡土情结浓郁的菜品,还是从距长沙100多公里之遥的醴陵,用18架独轮车送过来的。这道菜的来历,缘于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康乾年间,醴陵渌江水运发达。有一次,跑船的艄公误以为主妇随手放置在木桶中的青菜是茶叶,于是注入了开水,并盖上了盖子。后来发现,桶里的青菜居然变黄,并且下锅炒制后涩味没了,还格外清爽可口,别有一番风味。黄菜的口感比青菜更好,而且浸泡在清水中既不会腐烂也不会变味,可以随吃随取,极其方便。于是,这道误打误撞发明的醴陵黄菜就慢慢的传播开了。黄菜细切如丝,挤干水份,下锅后先炒干水,再放猪油、姜丝爆炒,之后加水(最好是米汤)煮开。出锅时淋两滴香醋,吃起来嫩、爽、滑、脆、鲜、香。这道菜不仅醴陵人爱吃,它还曾出现在伟人毛泽东的生日菜单上。

图片

再说炒鸡蛋。对于这个食材,醴陵人的做法也是匠心独运:将青椒洗净切碎;鸡蛋磕入碗中,用筷子搅匀;锅内加油适量,烧热,倒入蛋液,炒好倒出;锅内另加油烧热,放入青椒和精盐。待青椒炒至翠绿色时,放入炒好的鸡蛋翻煸均匀,最后用香醋烹一下,出锅即成。这样一份醴陵炒蛋,色香味俱佳。

图片

醴陵杂菜就是如今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做的黑腌菜(醴陵北乡人称杂菜),它的原材料仍是农家最常见的青菜。但古法制作杂菜过程考究,有十几道工序,要经过选材、晾晒、脱水、切碎、发酵、入盐,然后五蒸五晒。这样才会乌黑油亮、吃起来温软生香。醴陵杂菜软化了所含的纤维素,食之软嫩而回甘。将其泡发控干水分后,再加青椒炒制,是日常生活中很可口的一种下饭菜。用它打底蒸扣肉,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当年庆功宴上的沩山豆腐、苦瓜炒仔鸭、生炒羊肉、柴火鲴鱼,则从原材料开始,就已经贴上了醴陵标签。

图片

图片

图片

沩山豆腐自不必说,它是用醴陵沩山特有的山泉水加工而成。苦瓜炒仔鸭选用的鸭子,是散养在山野间的“醴陵草鸭”。“醴陵草鸭”食鲜草、饮山泉,生长速度缓慢,一年生的鸭子一般不会超过一斤半,瘦肉率却高达85%以上,含水量仅为普通鸭的三分之二。用这样的鸭子搭配清口解腻的苦瓜一起烹制肉质鲜嫩、汤味纯厚,更具别样的清香。庆功宴上的羊肉用的则是官庄羊,它属于罗霄山的湘东黑山羊,一般以树尖嫩叶草食,膻味较轻,肉质鲜美。

图片

柴火鲴鱼,也就是火焙鱼。产自醴陵官庄的火焙鱼采用醴陵本地的小鲴鱼,去掉内脏,用锅子在火上焙干冷却后,以谷壳、木屑等薰烘至成。这样烘焙出来的小鱼干,色泽金黄,不粘不烂,不焦不枯,肉质特别香甜。烹制时,先往菜碗里放两瓣拍裂了的蒜、一把浏阳豆豉,再撒上一些干辣椒粉,然后滴点茶油、酱油和醋,放进锅中蒸上30分钟,香喷喷的火焙鱼就出锅了。鱼肉可以分开成丝成条,极富韧性和弹性,很有嚼劲。整道菜干香咸鲜,令人一吃钟情。

就是这些独具醴陵特色的十碗菜,组合成为了湖南和平解放的第一宴。74年过去了,当年的醴陵小炒肉、醴陵蒸鱼、苦瓜炒仔鸭等菜品至今仍牢牢占据醴陵人的餐桌,成为了醴陵名菜。它们是外出游子的乡愁记忆,来醴客人必尝的舌尖美味。但是,有的菜品因为食材加工复杂等原因,也慢慢的淡出了醴陵人的视野。

笔者以为,作为醴陵人,湖南和平解放的这一桌庆功宴,应该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因为它不仅是醴陵美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醴陵人为湖南、为新中国历史书写的浓墨重彩。而今,随着醴陵全域旅游的开展,餐饮机构不约而同,开始重视主推湖南和平解放第一宴以飨食客。对于醴陵的文旅事业和美食文化传播,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好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