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读醴陵|转步古城

醴陵东汉置县,在中三洲侯城旧址南约20米处建县城,古城之名由此而来。墙南垣呈弧形,长约1500米;东西垣各长约250米;北垣呈直线,长约600米。县城南北轴线长约300米。侯城、县城均存部分黄色粘土所筑城垣,层次清晰,夯窝深4~6厘米。在古城址内外,均发现泥质麻纹陶片,有明显东汉陶器特征。

微信图片_20230426105416.jpg

微信图片_20230426105441.jpg

转步古城小树林,近年逐步被开发为集农业种植、采摘、观光旅游、露营基地,成为醴陵人新晋的网红打卡点,照片、小视频更是在朋友圈 、抖音屡屡刷屏。

微信图片_20230426105426.jpg

微信图片_20230426105351.jpg

为了挖掘古城人文地理,民间典故。无鸣和朋友寻访古渡口红船湾,拜访了古城村82岁村民杨许生和93岁村民杨大均。据两位老人回忆,1958年以前,村里还保留了部分古城墙,一丈余高,一丈余宽,儿时经常会和小伙伴搭梯子或从残缺处爬上城墙玩耍。村中有杨家老屋,类似岳阳张谷英村,建筑面积数千平米,杨氏族人百余户聚居于此。老屋一张大门进出,内里天井、厅堂、房屋数以百计,老屋内家家连廊,户户相通,走门串户晴不晒脸,雨不湿身,族人和睦相处,如同一家。村前村后有数人合抱千年古樟树上百棵,枝繁叶茂,浓荫蔽日,夏季里,是村民族人纳凉闲聚的好去处。

微信图片_20230426105432.jpg

微信图片_20230426110604.jpg

古县城遗址北渌水边有红船湾古渡口,醴陵县志记载,是明代漕粮商贸运输码头,商船民船皆停靠于此,渡口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是醴陵标志性老码头。如今,渡口依在,遗迹全无,可谓野渡无人舟自横,只剩码头旁山石上镌刻“红船湾”三个大字,细观其字为简体字且毫无章法,浅判为新中国成立后今人所刻,但字迹斑驳,也有几十年光景,具体何人手笔,已无从考证。

微信图片_20230426105457.jpg

微信图片_20230426105449.jpg

渌水悠悠,白云苍狗,偌大的古城村,众多古迹已作古,只剩一座龙王小庙孤立遗世,四壁沧桑,对话时光……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