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天,醴陵在纪念什么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我们回溯中华民族这场不屈的斗争,目光投向湖湘大地、湘东热土,醴陵儿女的英勇身姿和不屈抗争,深深烙印在这段悲壮历史中,成为民族脊梁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图片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1月,受中共中央委派,陈毅委员来到湘赣边游击区,传达国共合作抗日方针。1938年2月,300多名湘赣红军游击队员告别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生涯,编入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大队,奔赴抗日前线。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醴陵人民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抗敌后援会在全县开展“捐献一物”运动,共募集近万元光洋,万件衣物鞋袜,支援前线将士。更有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前线,杀敌报国。

山河破碎,满目疮痍。1944年5月下旬,日军占领长沙、浏阳;6月16日,日军第六十八师团侵占株洲城区。不久,日军的第三师团、第十三师团和第六十八师团,分三路向醴陵进攻,18日占领醴陵县城。

面对侵略者的屠刀,醴陵人民没有屈服,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醴陵成竹乡(今渌口区洲坪)士绅陈克俊,组建200多人的游击队,同日军作战数次,缴获武器多件;北乡回乡军官钟涤松、肖道柏组织游击司令部,在官庄、黄獭嘴等地痛击日军。还有无数普通民众,加入抗日队伍。农民黄佳生、朱卫生等以砍刀、茶木棒为武器,与日军殊死搏斗;堂市土城廖家庙那位双目失明的皮匠,因痛骂日军暴行被烈火焚身……大众英勇抗日,铸就了醴陵人民宁死不屈的抗战精神。相关数据显示,革命时代,醴陵牺牲了近5万革命志士。

在正面战场,醴陵将士更是功勋卓著。醴陵籍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和朱德、彭德怀等一起领导了整个华北的抗日战争,并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数以千计的抗日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耿飚为保卫陕北抗日大本营,立下赫赫战功;抗日名将陈明仁,率部九江抗日,参加昆仑血战、滇缅反攻;还有宋时轮、朱克靖、李石安等抗日名将,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9日,醴陵光复,在醴陵县城的日军集中至株洲缴械投降。醴陵人民与全国一道,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回望过去,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绝境中的奋起抗争,绝不言败;我们看到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绘出中国人的精神图谱……如今,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更要将这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下去,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用正确的历史观明晰来路,走向未来。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