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让城市更文明 让生活更美好

让城市更文明 让生活更美好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系列时评之六

前几天,一则某县县城主干道上可抓鱼的短视频,引来无数网民围观。进入主汛期,一些城市的内涝问题再次凸显。汛期城市内涝问题频发,源于部分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日,湖南召开基础设施建设暨“三大支撑”工作推进会,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正是补短板、强弱项、顺乎民心的务实之举。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着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以即将实现载客初期运营的长沙地铁6号线为例,这一覆盖城市东西向客流走廊的骨干线路,对缓解建成区东西向交通压力意义重大。而火热建设中的长沙高铁西站,更将让长沙迈入“双高铁枢纽”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出行需求。交通不再那么“堵”了,上网不再那么“卡”了,就医不再那么“慢”了……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红利”,点亮美好的城市生活。

图片

(2021年12月,长沙地铁6号线通车试运行,预计2022年6月实现载客初期运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发展更有底气。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从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方方面面勾勒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蓝图。但是,与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比,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实际发展需求还存在“不适应”“不配套”现象。譬如,城市间设施联通协同不够,城市内部循环不畅;285个城市防洪圈尚有82个未闭合,城市内涝治理、排水管网欠账较为严重;每百万常住人口拥有三甲医院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城市黑臭水体问题还比较突出。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图片

(5月26日,安乡县三岔河镇,供电员工为充电桩做性能检测。预计今年7月,安乡县将实现“充电站乡乡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持 通讯员 庞文琦 摄影报道)

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盼,湖南这次集中布局307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超过6200亿元,重点推进城际交通、地铁、道路快速化改造等高效型项目;数字政府底座建设、15分钟就医圈等便利型项目;智慧城市、智慧道路和公交、智慧停车场等智能型项目;市政管道改造、城市更新等提质型项目;应急救援中心、防洪排涝工程等安全型项目。既聚焦“硬件化”提质,又瞄准“软件化”升级;既发力“面上”工程改造,又推进“里子”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承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已然来临。以人为本注入发展动力,步伐稳健夯实基础根基,城市必将变得更文明美好、更宜居宜业。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