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拾级渌江书院,感悟王阳明和千年古樟的心灵对话

“渌水之畔,西山之巅。夏阳流光,清风穿廊。修竹滴翠,青砖遗痕。书翻岁月,桌椅临窗。曲径通幽,瀚墨溢香。”读着原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在醴陵写下的《渌江书院游记》,再一次,我来到醴陵人的文化精神家园——渌江书院。

“连雨不知春日远,一晴方知夏日深”。穿过石径,拾级而上,便遇见书院千年古樟的满地绿荫,身心立即有了清凉之感。古樟有1500多岁了,厚厚的枝叶挡住烈日,却在斑驳里透出微风。光影落于石阶中,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感油然而生。

《渌江书院游记》里写道:“老树守仁赐锦句,畄与来者细思量”。500多年前,明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守仁(他因在故乡阳明洞讲学而名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两次来到醴陵渌江书院,并在这里留下诗句。王阳明与古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立在书院门前,微风里,树叶有了簌簌的响动。时间流转,我仿佛听见岁月深处,传来先贤的脚步声。

公元1507年,王明仁的脚步沾了些许灰尘。他眉头微锁,风尘仆仆地赶到渌江书院。这是他人生最为失意的时光,被贬官至贵州,途经醴陵,心情失落不已。这从他在醴陵写的《过泗洲寺》诗篇,也可看出端倪。他写道,“风雨偏从险道尝,深泥没马陷车厢”,一切都沉郁而苍凉。此时,开放包容的醴陵却敞开胸怀,邀请他在渌江书院讲学。或许,在辗转反侧的深夜,王阳明也曾对着古樟的树洞,倾诉过心中的郁闷?如果是,那古樟应该和他进行过一场心灵的对话。因为在讲学时,他是激情澎湃的,一改他来时的颓败。“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激荡着醴陵学子的心。在树下,他们热烈地讨论着,领略着最精髓的学术思想。古樟在风中微微颔首,见证着心学思想的碰撞。

收拾好行囊,从醴陵渌江书院再出发的时候,王阳明或许带上了更多的勇气。在他前往福建的途中,他乘坐的船只遇上大风暴,却毫不畏惧,写下了著名的《泛海》诗篇:“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他说,一切艰难险阻,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留心中,大起大落,亦如海中波涛一般平常。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他已准备好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机会没有辜负准备好的人。公元1510年,王守仁被召任江西庐陵县令,失意三年的他东山再起。又一次途经醴陵,又一次开坛讲学,又一次来到渌江书院的千年古樟下,王阳明感慨万千,写下了“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的哲理诗篇,而他“知行合一”思想也在此留下深远的影响。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厚积薄发的文化种子,就这样在醴陵代代流传。历经千年,如今渌江书院的古樟树依然苍劲,那看不见的树根盘扎在大地,枝叶本已繁茂,却至今仍在生长,年年岁岁发新芽。它见证了醴陵的过去,见证着醴陵奋进“千亿时代”的现在,更见证着无限希望的未来。正如《渌江书院游记》里描绘的大气豪迈:“至始雄才代代出,共和新生写华章”!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