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镇有一个名叫清安铺的村庄,过去是醴陵连接长沙、湘潭、浏阳等周边重镇的交通要冲。村里青石板铺就的古驿道,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古代“高速公路”,它见证了太多人世间的桑田沧海。今天,我们就循着这条古道,感受这个湖南历史文化名村的悠悠古意。
元朝设立的急递铺
踏上清安铺古街,立即就会发现脚下这条长约200米、宽约3米的街道,竟然是由横竖错落的条形麻石铺就。或许是承载了太多的凡尘过往,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荡涤,它们很多地方已经残破,不复昔日风采。但是当地的老人说:这条路在古代是醴陵通往长沙的唯一大路,是“长醴古驿道”的重要一段。
据民国《醴陵县志》记载:元朝初年,统治者在各地设立“急递铺”,专为官方传递文书,清安铺即为醴陵县城总铺下设的十八分铺之一。从醴陵县城驿站经主线往西北,境内有袁门铺、板杉铺、东冲铺、清安铺、梢岗铺、双牌铺六个“急递铺”,经白关通省城长沙。古驿道从清安铺分支,醴陵境内有关王庙、渌口司两铺,直至湘潭。
“急递铺”设立后,从醴陵到长沙、湘潭等地,送信的铺兵、马匹都要从这条驿道中转。因此,客栈酒肆相继建起,沿路逐渐繁华,并且形成圩场,带来商机。时至今日,漫步村中的古道、古桥,当年的天涯商旅、轿马奔驰景象似乎仍在眼前。遥想当年,那些喜悦的、悲伤的和失败的、胜利的消息往来飞递,高官、商贾、市井、百姓留下的形形色色故事,凝聚成具体而微的正史野史。
一段县志,让我们读懂了清安铺古村的重要地位;一块清光绪《修官路冲碑》,及其以文计算的捐资捐物人员名单,则让我们领略到当地官民的爱路护路之情。村里老人介绍,清代至民国期间,清安铺村还设立了“修路局”和“路会”维修古道,古驿道才得以较好保存。而现在的古街,乃为清代修缮。
抗日战争时期,途经醴陵的浙赣铁路遭到破坏,这条古驿道再次迎来又一春。彼时,整条街上的旅社、饭铺、作坊林立。1945年日寇投降,浙赣铁路修复。新中国成立后,株醴公路通车,清安铺古驿道自此繁华不再。但是,仍为当地的重要乡村公路。1999年冬,村民筹资4万余元,对古道进行过一次修整。20多年过去了,这条道路日夜被人车碾压,逐渐容颜不再。但是漫步古街,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远古传来的串串驿铃清音,以及古道夕照的悠悠余韵……
商代青铜象尊出土之谜
象尊,是商周时期造型、纹饰很具匠心的立体青铜器物,也是当时祭祀礼仪中使用的重要盛酒礼器。1975年,清安铺古村的狮形山上出土过一件商代青铜象尊。它高22.8、长26.5厘米,全器为象形,上扬的鼻为中空的流,流口是一组虎、鸟组合,鼻下有一蛇纹;象额有涡状蟠虺纹一对;耳正面为云雷纹,背饰凤纹;器表饰龙纹、兽面纹。专家们评价:象尊做工细腻,至为美观,是造型最为生动、铸造最为精工的古代鸟兽尊之一。
作为目前发现的唯一有明确出土地的商代象铜尊,它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青铜器是古代高度文明的体现,清安铺村为何会出土象尊呢?这至今是个谜。据文物部门专家推论,醴陵出土的象尊极有可能是王公贵族经过清安铺时祭拜狮形山埋下来的祭品。商代象尊的出土,让清安铺村蒙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纱,同时也从侧面凸显了它的古代交通要塞地位。
兰谊学校麟吐玉书
沿清安铺古驿道向东十余里,来到的是莱山书院遗址。这座书院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创办人是大儒朱熹同时代的吕东莱。原来,渌江书院山门对联中的“恩承北阙道接东莱”,指的就是秉承东莱书院的理学正统。明朝正德二年,莱山书院改名东莱书院。在莱山书院的深远影响下,清安铺古村的先民们世代耕读。清末列强入侵,中华危在旦夕。这里好的人们借助便利的古驿道外出苦寻救国之策。归来后,选择的救国路径仍然是教育。
(兰谊小学旧址)
在清安铺村路华山组,有一座清末的日式建筑——兰谊小学,现在是清安铺村村委会所在地。兰谊小学是醴陵开办最早的一批私立小学。据说这是村中留学日本、毕业考试第一名、被村人誉为“洋状元”的刘佐辑回国后出图纸,再由刘姓集体出钱创办的。并且,该小学是当时湖南全省四所仿外兴办的学校之一。因为办学早、设备完善,并且采取新法育才,兰谊小学很快闻名遐迩。最为难得的是,这里作为刘氏私立学校,还打破了氏族界限,允许收录外姓子弟入读。自清末至民国,兰谊小学先后培养出国民党陆军中将刘建藩、陆军上将刘建绪、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张子意、湖南省政协主席程星龄等一大批人才。
兰谊中学建校后,以组织学生亦耕亦读,倡导赤脚进学堂而名动江南,当时是省内最早按照新式方法开展教学的平民学校之一。解放后,兰谊中学先后改名醴陵市第三中学和第三职业技术学校。现在又称兰谊学校,仍有小学儿童的琅琅书声。清安铺古村的兴学重教之风,千百年来仍在延续……兰谊学校早期建筑群2011年1月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融入株醴新城续写辉煌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今的清安铺古驿道已经属于文物范畴。可喜的是,随着株醴东城大道的修建,清安铺如今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依托这条通往株洲的城市快车道,一座陶瓷装备产业园已经完成规划和征地,在清安铺村占地达300亩。并且,村里还建起了艾草、黄精生产基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又将恢复往昔的繁华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