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醴瓷”的风,吹到了伦敦

在近期举行的伦敦手工艺周上,一件来自醴陵的釉下五彩瓷瓶《小百合》在V&A博物馆吸引了全球工艺界目光。这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彬创作的作品,随醴陵陈扬龙窑亮相由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主办、环流GyreCraft策划、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支持的“The Wind From Craft Town 县域风物”国际工艺巡游计划特展。

图片

此次特展是“县域风物”计划在国际舞台的首次系统呈现,也是美丽中国研究院继2024年以来的第三次重大国际巡展与学术对话。作为计划的重要环节,首场国际工艺创新论坛在V&A博物馆汇聚了中英工艺重镇的智慧,来自萨塞克斯、法纳姆、伯明翰的英国学者、策展人,与杭州、景德镇、醴陵、泉州、青海、云南、香港的地方文化实践者与代表性项目,围绕工艺协同、制度支持、文化生态展开深度对话,共绘跨越中英的“知识与经验星图”。

图片

论坛上,醴陵陈扬龙窑代表以《传统中的韧性:醴陵工艺复兴之路》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系统阐释了醴陵这座千年瓷都的现代化转型密码。

从传统窑镇到现代工艺之都,醴陵的转型历程生动展现了陶瓷工艺社区如何借助技艺创新、空间重构与文化调适的协同作用,构建强大的产业韧性。醴陵的文化韧性深植于匠人智慧的代际传承,以陈扬龙窑开创的“薄施淡染”釉下五彩瓷技法为例,在革新中坚守审美内核,四代工坊的传承谱系成为活态文化遗产的生动注脚。在地方空间再造方面,通过对国光群力瓷厂旧址的改造、醴陵窑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瓷谷先锋建筑群等实践,醴陵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经济复合载体。面对全球化挑战,醴陵精髓在于把握“变与不变”的智慧——技术标准化与艺术创新齐头并进,空间重构中始终深植传统基因,为全球工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醴陵样本”。

图片

“陈扬龙窑延续传承手艺的价值,在于证明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丈量现代性的独特标尺。”醴陵陈扬龙窑负责人表示,此次醴陵工艺的伦敦之行,不仅是一次精品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于传统工艺如何在当代世界保持生命力、焕发新活力的思想盛宴,为全球化语境下守护地域文化的真实性贡献了醴陵方案。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