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怎么办?心肺复苏或能起死回生;异物梗塞气道怎么办?海姆立克法行之有效;溺水了怎么办?清除口鼻杂物、空水、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抢抓意外发生后的黄金几分钟,就能挽回一条生命!近年来,醴陵市中医院以护理科普基地建设为抓手,通过多平台、多途径开展护理科普活动,为公众预防保健、防治疾病倾情奉献,取得显著成绩。近日,市中医院获评湖南省护理学会认定的35个首批全省护理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媒体科普 创意无限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爬山涉水前往西天取经,沙僧因为长时间负重前行,双脚静脉曲张。为了缓解病情,大师兄孙悟空前往灵山向观音菩萨求助,获赐宝物:医用弹力袜一双,静脉曲张舒缓操一套。“左右踱步、原地踮脚、左右勾脚、跨步开合、原地踏步走”,穿上弹力袜,经过早晚各一次的练习,沙僧的静脉曲张逐渐好转了。
以耳熟能详的西游神话人物切入,以大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方式,开展静脉曲张护理知识科普。今年8月,醴陵市中医院医务人员自拍自导自演的科普小视频获得了 “湖南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年会”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不久之前,还有该院护理部牵头创作的《大话西游之体质辨识》在全省第三届科普大赛中,荣获株洲地区一等奖。而在今年6月,该院护理部牵头创作的科普作品《心脏杀手大揭秘》,也在“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科普创作与传播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科普知识宣讲比赛上荣获三等奖。
通过微信公众号、“健康云讲堂”、“杏园”月刊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平台,市中医院将急救知识、健康小贴士、中医药保健等信息广泛发布,年度阅读量达到200万+。
教育科普 从娃娃抓起
砭、针、灸、药、导引、按跷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六种技艺。10岁的旷景明从醴陵市中医院国医馆“中医六艺”成长夏令营结业后,他的外婆就天天享受到了他提供的按摩服务了。
中医院的“中医六艺”成长夏令营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吸引了很多少年儿童前来体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体验,他们都学会了刮痧、艾灸、做中药养生饮品、打八段锦等技能。
为做好教育科普,醴陵市中医院还与醴陵市实验小学等学校,建立“国医启蒙进校园”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中医启蒙教育科普活动,年受益约1000人次。
体验科普 夏夜出摊
炎炎暑日,在醴陵市一江两岸渌江广场,一个特殊的“摊位”吸引了大量市民围观。他们提供的不是好吃的、好玩的,而是卫生科普志愿服务:为市民科普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溺水急救法等急救知识。
现场,20多名志愿者分为3个小组,进行“猝死”“气道异物梗塞”“溺水”情况下的救护原则和施救技巧的讲解,并现场指导市民朋友操作演示。志愿者们精彩的讲解引来阵阵的掌声。到晚上9点“收摊”时,大家已为近百名市民普及急救知识。
“一江两岸”健康小地摊活动,是市中医院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基层医疗机构的“五进”科普活动之一,通过到现场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就易发病、常发病,运用中西医结合,授课解答、健康咨询、现场诊疗,年受益群众达18000人次。
市中医院是株洲市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第一目击者培训基地。近年来,为做好护理科普,基地医务人员,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展览和发放宣传资料、线上公众号宣传等形式,向公众传达护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增强公众对护理的了解和认同。在基地内的模拟病房、护理技能培训室,对护理人员和志愿者开展培训,增强他们对护理工作的实际感知和体验,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培养了公众的健康观念和自护能力。中医院还与医疗机构、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最新的护理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护理技术,不断提升基地的科普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公众对护理信息和技能的需求。
通过综合性、互动性、实践性、教育性强的各种护理科普活动,公众健康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经株洲市护理学会申报,市中医院成为湖南省护理学会认定的35个首批全省护理科普教育基地之一,目前已经完成公示,3个月后学会将组织专家进行会评或现场评,符合条件者将授予全省护理科普教育基地并给予相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