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文金:故乡醴陵,是一盏不会熄灭的灯

故乡是什么呢?诗人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而在醴陵游子李文金心中,故乡是一盏不会熄灭的灯,照亮着他行走的每一步。近日,读了他写的散文集《渌江逐梦》《草籽花》,总是会被那些朴素而厚重的乡愁乡情所打动。

图片

“离开故土几十年,我时时刻刻在眷恋着故土。我常在想,倘若我能做一株根茎发达、性格坚韧的芦苇,深深地扎根在故乡的泥土里,多好。”这样的故土深情,在李文金的文字里静静地流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1959年出生的李文金,在醴陵泗汾铁水河畔成长。在物质并不丰盛的岁月里,度过了五彩童年。在李文金的笔下,留着的是最温馨的记忆。他写故乡的晒谷坪,看见了乡亲挥洒的汗水,也见证了收获的喜悦:“晒谷坪是一个与太阳有关,与雨水有关,与丰收有光,与人们的喜怒哀乐有关的地方。乡村的每一寸光阴,都是从这里静静地开启的。”不仅于此,鱼塘趣事、父亲的菜园子,孩提时代享受父慈母爱和兄弟亲情的陋室……每一件童年往事,都在他的笔下沉淀着岁月的温情。

他在这里,是风华少年。在泗汾五七中学,青涩的少年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和“同桌的你”有着清澈美好的情谊;在醴陵二中,聆听名师教诲,放飞着理想和希望。在当时的农村,少年还是干农活的主力。他割草、捡狗粪、双抢、拉煤推车……火热的青春融在风吹雨打的磨砺之中,成为生命光芒闪耀的原动力。

图片

离开家乡,负笈中南求学,从政、经商,步步踏实,李文金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见过大千世界,却始终难忘故乡泥土的芬芳。他记忆中的醴陵,是家里石磨磨出来的豆腐,是醴陵玻璃椒的清甜,是醴陵小炒肉的鲜香,是水煮鳝鱼的鲜嫩,是炒火培鱼的乡间烟火,和一碗醴陵黄菜的回甘……

读书小扎

最是书香能致远。今天是4月23日,也是"世界读书日"。

图片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读书,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丰盈内心、开阔世界,还可以带我们抵达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更会在彷徨、迷茫时分,让我们重拾勇气,再次出发。这是今天《新华网》发布的一篇文章里面的回答。

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

在这个世界读书日,不妨好好地读一本书,静静地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于无声处沉淀,终会在有声处绽放芳华。

于是,不管走多远,他总是惦念故乡。在年末的时候,他脚步匆匆,偕妻往乡下赶,“回家过年”记录下一个游子的眷恋:“我要赶早回到故乡,回到我最熟悉的、依偎在铁河边的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回到这个养育了我、让我心灵憩息的地方。”

爱脚下这片土地,爱家乡、爱乡亲,朴素的情感,在李文金的文字中一览无余。所念所想,化为反哺家乡的行动,建设金湖湾幸福屋场,捐资修路……他回馈给故乡的,是一颗发光的赤子之心。

悠悠渌水,奔流不息。知道自己从何处来,才会明白要往何处去。故乡在哪头?她在灯火的那头,有可以卸下铠甲的柔软,有熟悉难忘的风景,有亲人的殷殷牵挂。归途在哪头?在灯火的尽头,有游子的奔赴,和下一次的归来。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