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逆风生长:青山成长营里的孤勇者与点灯人

7月11日晌午,看着载着孩子的大巴车缓缓驶出营地,为期8天7晚的醴陵市阳光志愿者协会青山成长营第三期营会活动缓缓落下了帷幕。站在犹如突然按下了静音键的营地里,晾晒着孩子们的被褥,我的心瞬间也觉得空落落的了。孩子们分别时婆娑的泪眼,在成长营里的笑语喧哗就像慢镜头一样,一遍一遍的在脑海中播放。


他们是志愿者的“宝贝”

38℃的高温炙烤着大地,7月5日晌午,30个“逆风宝贝”(事实孤儿)拖着行李走下车,来到了醴陵市阳光志愿者协会设在均楚镇青山村的青山成长营,开始了他们的夏令营生活。

图片 1.png

兴宝宝撅着嘴,是被奶奶“逼”来的;龙妈(孩子们对阳光志愿者协会会长龙女士的称呼)热情的拥抱化解了矛盾。涵涵因烈阳腹痛,志愿者火速送上藿香正气水。轩轩在夜色中“控诉”:“这里热得像蒸笼,像带小学生!还收了我的手机!”高温中,冲突、不适、离家的思念如草蛇灰线在营地里游走。成长营开营第一天的场景,兵荒马乱中透着几分心酸,但都被志愿者春风细雨地安抚下来了。

在接下来的6天里,这些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在成长营里开展了远足、做手工、上国防教育课、开烧烤晚会……一系列活动。活动内容或许和普通的夏令营差别不大,但对这些孩子而言,却可能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被看见”的时刻。


“我没有小名”:被省略的童年

7月6日的团队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昵称或小名。30个孩子中,“没想好”这个答案被重复了近20次。还有几个孩子直接躲开,嘴里嘟囔着“我没有小名”。这个细节像一根刺,扎进了我的心里。是啊,对这些由爷爷奶奶拉扯大的孩子来说,一个充满父母爱意的小名几乎是奢侈品!小名,这个普通家庭中再平常不过的亲昵称谓,在这些孩子的生活中却成了缺席的存在。

图片 2.png

更令人心碎的是,一个不愿意参加晨跑的女孩吐露的缘由:讨厌跑步,因为父亲正是在跑步比赛中遭遇车祸去世的!每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的伤痕来到成长营——晚上和亲人通电话的时间,小语和城城总是一脸漠然,因为他们最想联系的妈妈是不会接他们的电话的;身材单薄,却留着长指甲不愿剪的安安说,这是为了防止被霸凌……

当集体生日会上的蜡烛被点亮,五个小寿星被祝福与蛋糕温柔环绕时,龙妈轻声讲起为什么要给孩子们过生日的故事:一个15岁女孩,她的生日从来只有一个鸡蛋,吃到的第一次“生日宴”,是葬礼上的乡席。志愿者听说后临时买来蛋糕,当人生第一口蛋糕触碰到舌尖时,女孩抱着龙妈痛哭了一场。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成长营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正面文化专业团队带领孩子们通过游戏建立信任;手工课上,不善言辞的孩子用泥塑表达内心;国防教育课上,穿上防弹衣的孩子们眼睛发亮;烧烤晚会上,滋滋作响的烤肉和可乐暖了他们的胃;生日派对上,圆圆的大蛋糕和挥舞的荧光棒,映出了他们灿烂的笑脸。

图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自编自导的反霸凌小剧场。一个曾遭受严重校园霸凌的女孩积极参与演出,没人知道她需要多大勇气才能直面那段经历。

这些孩子展现出的生命力令人动容。每次饭后,小运都会沉默地抬走沉重的桌面,洗衣时为伙伴们叉晾好每一件衣服;小泽关切地提醒志愿者:“阿姨怎么还不去吃饭?”还有教小兴洗衣服的安安,背着脚受伤的小语前行的轩轩。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缺少父母庇护的环境下,他们学会了相互取暖。


聚光汇爱的守护者

成长营的背后,是一群默默付出的守护者。龙妈一个拥抱就让兴兴留了下来;半个小时的深入交流解开了轩轩的心结;志愿者凌晨一两点还在学习机器人课程教材;人武部的教官带孩子们远足、体验武器装备穿戴;邻居大妈给晨跑的孩子递上水果黄瓜;村书记送来自家种的蔬菜;青云禅寺为活动捐赠米面粮油;爱心人士捐赠水、西瓜、土鸡等物资。

图片 4.png

醴陵市阳光志愿者协会这个平台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在聚光汇爱。但愿这些点滴温暖汇聚起来,成为孩子们“直面风雨时的坚强后盾”。

结营仪式上,所有孩子都上台表演了节目。那个第一天吵着要回家的男孩,笑着告诉龙妈,“下次一定来。”离别时,许多孩子哭了——这个曾让他们不适的地方,最终成了不舍的港湾。

青山不语,却见证了太多无声的蜕变。7天的成长营无法弥补这些孩子生命中缺失的亲情,但至少让他们知道: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停下来,看见他们的伤痛,也为他们的坚强喝彩。

这些逆风生长的孩子,和那些为他们点灯的守护者,共同诠释了一个真理:爱,可以创造奇迹。当社会各方的善意汇聚成河,再艰难的童年,也能找到向阳而生的力量。


作者手记:在爱与痛的缝隙里,种下星光

整理这些记录时,窗外的蝉鸣正烈,指尖下的文字却像被泪水浸泡过——有些沉重必须被传递,有些光亮需要被点燃。

当我写下“30个逆风宝贝”这个数字时,眼前浮现的却是协会105名同样澄澈而惶惑的眼睛。而在醴陵,“事实孤儿”这个隐形的群体早达200多人。他们或许有祖辈庇护,却永远缺了父母睡前故事的温度;他们可能享有政策兜底,但深夜惊醒时无人拭泪。成长营里那些倔强的抗拒、猝不及防的眼泪、欲言又止的沉默,都是被折断翅膀后的本能反应。

图片

这个夏天,青山用汗水和泪水浇灌了一场成长仪式。但更重要的课题留给了我们:当营旗降下,孩子们回到昏暗的老屋,谁能继续守护那点星火?当防弹衣脱下后暴露单薄身躯,谁给他们直面风雨的勇气?

此刻欢迎读到这些文字的你:加入“阳光”,成为志愿者,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一天捐助一元,让爱心陪伴他们成长,联系“作者”(15364225093微信号同)您的爱心就会汇聚到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守护平台。

当我们不再对角落里哭泣的孩子转过脸去,当全社会愿意弯腰倾听那些细微的呜咽,才是成长营真正永不结营的时刻。青山不语爱有声,每个平凡的我们,都是逆风宝贝生命里的那座青山。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