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何以守护“花炮之都”安全生命线?

何以守护“花炮之都”安全生命线?

——醴陵市销毁非法烟花爆竹产品纪实

如果说陶瓷是醴陵的“硬核”招牌,烟花则是它的“浪漫”名片。醴陵烟花的绚丽不仅点亮了夜空,也点亮了醴陵的城市形象。然而,当艺术的火焰脱离安全的轨道,美便可能化为灾难的导火索。“中国花炮之都”的荣光背后,非法生产、违规储存的暗流曾如影随形,一次次敲响安全警钟。

“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是醴陵城市治理的底线,更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生命最庄严的承诺。2025年9月9日至10日,醴陵多部门联合行动,在醴陵市浦口镇与白兔潭镇交界处的醴陵花炮物流园,成功对一批非法生产的烟花爆竹产品实施集中销毁,消除了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此次销毁行动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更是一记敲响在产业转型路上的警钟。当下,醴陵正以破旧立新的决心,将安全的火种深植于烟花爆竹每一道生产环节,坚决斩断非法生产链条,重塑“花炮之都”的安全基准线。

雷霆出击

多部门联手布下天罗地网

近年来,醴陵持续推进烟花爆竹行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技术改造,企业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然而,在利益驱使下,仍有极少数人铤而走险,从事非法生产,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点亮夜幕的花火背后,离不开一代代醴陵“烟花人”的接续奋斗。醴陵组建由陶瓷烟花中心、应急管理、公安、花炮总商会等多部门组成的“打非治违”工作专班,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域的“天罗地网”。

“非法生产窝点隐蔽性强、流动性大,往往藏匿于偏远山区、废弃厂房或居民老宅中,甚至有向普通居民区蔓延的趋势,查处难度极大。”李畋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曾雅晶道出了打击非法生产的核心难点。尽管如此,执法人员凭借细致排查与群众支持,屡次突破阻碍,清除一个个隐藏的“定时炸弹”。

2023年4月,李畋镇综合执法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李畋镇裕民村一山岭深处的老房子内,有人非法生产鱼雷,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查获鱼雷药饼子220饼,鱼雷药物60余公斤。

“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曾雅晶表示,“鱼雷药物属于烈性炸药,极度敏感,稍一碰撞就可能引爆。”执法人员最终稳妥控制现场,将嫌疑人周某训抓获,成功化解危机。

类似的行动时有发生。2025年3月26日,茶山镇政府接到群众举报,筱溪村村民凌某家中涉嫌非法生产违禁品“湘30”。执法人员连夜行动、细致排查,最终在凌某家中查获109个鱼雷炮,以及10包高氯酸钾、12包镁铝合金等危险原料,及时阻断了非法产品流入市场的通道。

图片

图片

2025年5月7日,王仙镇大屏山村村民张某某涉嫌非法生产“响中王”烟花爆竹。接群众举报后,王仙镇应急办联合派出所迅速行动。现场虽已被人为破坏,但执法人员通过细致排查,仍查获大量成品、半成品及化工原料。还在其位于白兔潭镇金牛社区的作案车辆内,搜出大量危险物品。部分成品甚至已流入浏阳市场,警方果断追回,避免了更大范围的安全隐患。

……

除了对非法生产窝点的精准打击,执法部门更在运输环节设下“关卡”,切断非法产品流通链条。2025年8月15日,醴陵公安在重要交通路口设置多个查缉卡点,严查非法运输烟花爆竹原材料及成品的行为。行动期间,共检查车辆100余辆次,盘查人员200余人,查处涉危涉爆案件2起,有效遏制了半成品流入非法渠道的风险。

图片

这些成果离不开群众的积极举报和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近年来,醴陵广泛宣传“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发展信息线索,落实举报重奖制度,同时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排查,从严核查经营资质,及时整治违规问题。

“随着打非专班的新组建,打非工作出现了新气象。我们公安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强,近两年非法生产案件大幅减少。”公安局危爆大队民警刘成表示,正是这种“零容忍”的态度,让非法生产者无处遁形。

周密部署

销毁行动前的精心准备

查处非法烟花爆竹只是第一步,如何安全销毁这些“定时炸弹”,才是真正的挑战。

此次销毁的非法产品,大部分为近三年来醴陵烟花爆竹行业所有库存的非法生产收缴产品、不合格产品以及退出停产企业的余药剩品,涉及“狗尾巴草”“月旅行”“020火箭”等多种类型,且稳定性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爆炸、火灾。为确保销毁工作万无一失,醴陵市“打非治违”工作专班牵头,联合多部门展开了一场细致入微的“准备战”。

图片

“就像排雷一样,必须全面考量风向、地形、周边环境,还要评估是否可能引发山火、造成噪音扰民或产生二次污染,每一个因素都至关重要。”科富烟花集团销毁技术领队陈上国表示,场地选择是首要难题。

经过多部门联合评估,最终选定醴陵市浦口镇与白兔潭镇交界处的醴陵花炮物流园待建空旷场地,这里300米范围内无村庄、无重要设施、无高压线路,地势平坦开阔,远离山林与易燃植被,完全符合《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的要求。

图片

技术方案的制定更是精益求精。为确保万无一失,专班专门聘请了科富花炮的专业技术团队,该团队不仅持有专业燃放与销毁资质,更曾在全国多地成功执行类似任务,实战经验极为丰富。针对各类非法烟花爆竹产品的不同特性,技术人员逐一“量身定制”销毁方案,引线需平铺连接安全引,“狗尾巴草”需淋上柴油辅助燃烧,“月旅行”“020火箭”“水母”等则要覆盖铁丝网并压牢石块,防止爆炸时产品飞出。

图片

“方案先后经过三次修改,先由专班审核,再上调度会由应急局、打非办等部门联合评审,细化后由花炮发展研究中心与公安局审定合格,才正式确定实施。”醴陵市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专班主任汤铁龙介绍。

组织架构上,专班成立了销毁处置工作指挥组,下设综合协调、运输、销毁处置与安全保卫、应急处突、后勤保障、宣传报道六个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我们将工作任务细化到人,一环扣一环落实到位。每个环节都反复推演,不能出一点差错。”综合协调组组长杨仁忠说。

决战时刻

两天销毁行动全程实录

2025年9月9日,决战时刻正式到来。销毁现场早早划定了警戒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消防人员、应急器材全部就位,专人24小时值守。专业燃放人员与安全员提前清理现场,搭建临时掩体与物品暂存区,为销毁工作做好最后准备。

图片

上午10时,销毁行动正式启动。防爆车将待销毁产品运至现场,经专业人员清点核对后,操作人员拆箱并有序放入销毁槽。高温加剧了作业难度,非法烟花爆竹在炎热气候下更易变得不稳定,每一环节都需格外谨慎。“分批销毁、间隔操作”,这是现场严守的原则。

图片

“我们挖掘了三条约20米长、2米宽、3米深的销毁槽,轮换作业,确保安全。”负责后勤保障的白兔潭镇打非队队长邓煜刚介绍,产品销毁后残留的灰烬将用水浇灭并覆土,杜绝复燃可能。

处置过程中,工作人员针对不同产品,按照既定方案操作,引线连接完毕后,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点燃引线。顷刻间火花四溅、浓烟滚滚,工作人员按照预案,沉着应对,现场安全可控。

“销毁‘大西炮’时最为紧张,它们属于违禁品,药量极大,处置不当易导致瞬间爆炸。”杨仁忠说,“通过多次实验,我们最终确定‘少量多次’方案,确保绝对安全。”

图片

持续两天的行动中,全体人员顶着高温,“战火”氛围中无人退缩。“打非治违”工作专班成员全程巡查督导,对操作流程、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实时监督;警戒人员严守岗位,杜绝无关人员靠近。望着烈火与浓烟,杨仁忠心情复杂:“这些产品耗费了大量原料与人工,此次销毁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但只要是非法的,就必须坚决打击、彻底销毁。”

图片

9月10日下午,最后一批非法产品销毁完毕,工作人员展开地毯式排查,对残留物实施二次清理与销毁,坚决做到“零隐患”。

据最终统计,此次行动累计销毁“狗尾巴草”278箱、引线55捆、月旅行174箱、020火箭102箱、水母101箱、加特林9箱、药饼12袋、大西炮(鱼雷)230箱69000个、天地双响带引空筒2500余盘、千响红炮30袋30000多响、战神药饼70大袋14大框、大黑蜘蛛空筒200盘、其它鞭炮半成品饼30盘。种类复杂、数量巨大,充分彰显醴陵打击非法生产、销售烟花爆竹行为的坚定决心。

除此之外,2025年7月10日,醴陵已在均楚镇黄谷花炮厂区销毁该厂残存红炮6800余饼,加上早期销毁的75000余饼,这家企业所有库存全部清理完毕。

醴陵市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专班主任汤铁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险物品领域各类非法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图片

烈焰之下,何以守护“花炮之都”安全生命线?醴陵向全社会传递出了坚定信号,安全底线不容触碰,生命至上不容置疑!一箱箱非法烟花爆竹产品在火焰中化为灰烬,是一座城市与过去告别、向未来迈进的生动写照。

持续的高压打击、周密的部署执行、广泛的社会参与,勾勒出醴陵治理非法生产的清晰路径和坚强决心。醴陵深知,守护公众安全没有终点,唯有以绝不松懈的警觉、绝不手软的力度,筑牢每一条防线、严守每一个环节,才能让“花炮之都”的美誉真正建立在安全、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之上。

烟火虽美,生命更重。醴陵将继续以法治为纲、以责任为石,坚决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每一次绽放都闪耀文明与安全的光芒。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

type="text/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