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巷尾的风味小吃到走向全国的特色名片,醴陵酱板鸭的“火爆”背后,离不开一群创业者的坚守,更离不开醴陵酱板鸭协会的统筹引领。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协会以“政府搭台、协会牵头、企业抱团”为发展理念,不仅让“醴陵酱板鸭”这块金字招牌愈发闪亮,并且正全力冲刺地理标志产品,推动特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
湖南烽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
“我最早是做冰棒的,后来做鞭炮产业上游的造纸工厂,以前做工厂很多都是赊账,直到现在还有一百多万债款收不回,后来国家环保政策倒逼工厂改造升级,2017年我就关厂了,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回笼资金的重要性,我从鸭头卤味做起,每天只要卖出去就能变现,现金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湖南烽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曾维冬告诉记者。
2017年,曾维冬成立了烽味鸭头,意识到单做卤味未来竞争会很激烈,又看好醴陵酱板鸭的前景,而且外地加盟商没有醴陵酱板鸭这个产品,就想通过供应链把醴陵酱板鸭推出去,“所以我投了制作酱板鸭的工厂,不过一开始做了半年差点倒闭,刚好赶上首届酱板鸭美食节给盘活了。后来通过调整工艺和渠道,才慢慢做起来。”
2023年12月30日-2024年1月1日,醴陵首届酱板鸭美食节在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拉开序幕。元旦小长假的客流叠加特色美食的吸引力,3天时间里,一江两岸人头攒动,各个酱板鸭摊位前排起长队,5万只酱板鸭被抢购一空,累计吸引30万人次参与。
从原本只想“多一条腿走路”,到如今做酱板鸭做成了主业,曾维冬的“烽味”已拥有277家加盟店,酱板鸭卖向全国。
在首届酱板鸭美食节上,感受到醴陵酱板鸭这块金字招牌魅力的,不止有“烽味”,还有“六娘子”。
湖南新嘉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首届酱板鸭节,我就带了100只酱板鸭来,想着上午卖50只下午卖50只够了,结果上午还没等我‘摆清场’,一下子就卖完了。”提起2023年底的场景,拥有“六娘子”酱板鸭品牌的湖南新嘉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理依旧难掩激动。刘军理说,这场美食节,不仅让“醴陵酱板鸭”的名气响彻湘赣边界,更让分散在各地的从业者看到了“醴陵酱板鸭”这块招牌的力量。“原先我们都不认识,首届酱板鸭美食节之后我们就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大家就一起商量把协会建起来。”
美食节搭台聚合力,醴陵酱板鸭协会应运而生。大家在醴陵酱板鸭美食节上相遇,相互交流学习时,聊起经营中的痛点:单店采购成本高、缺乏品牌影响力、外地市场拓展难,大家一拍即合——“成立协会,一起把醴陵酱板鸭的蛋糕做大!”
2024年4月20日,醴陵酱板鸭协会成立,指上美、安公子、六娘子、八零后、烽味等7家酱板鸭品牌注册成为首批会员。
第二届醴陵酱板鸭美食节
协会的成立,让原本零散的“单打独斗”转变为有序的 “集群作战”。第二届酱板鸭美食节的亮眼成绩便是最好的证明:5天时间里,参与人次突破40万,酱板鸭销量超10万只,较首届实现翻倍增长。
“以前我们都是各自为战,有的靠街头摆摊,有的做熟人生意,从来没想过醴陵酱板鸭名号能打得这么响。”湖南八零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凭告诉记者,“醴陵酱板鸭招牌火了之后,很多在外地干酱板鸭的也回来建了厂卖醴陵酱板鸭,有的中间没干酱板鸭了现在又回来了,有的以前不在食品行业的也加入到醴陵酱板鸭的赛道。这几年,醴陵酱板鸭店真的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湖南八零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有着做供应链多年经验的文凭,2020年踏入酱板鸭行业从事销售工作,工作不到一年就将公司营业额翻了一番,2021年他开始自己租厂、办证,成立了湖南八零后食品有限公司,现在拥有八零后、醉爱鸭、卤阿湘3个自营品牌,产品通过知名零食连锁品牌和湖南高速服务区等销售渠道走向市场,还为多家知名品牌代加工。“现在代加工品类占到70%,自主品牌占30%,我们计划在明年建成一个厂区可用面积达6000多个平方的可视化工厂,对标高标准建成‘共享工厂’。”
“从我们指上美还有满哥、安公子‘一代’醴陵酱板鸭,到烽味、八零后、六娘子‘二代’醴陵酱板鸭,再到‘三代’醴陵酱板鸭,消费业态从仙都一家独大到如今遍地开花、各有受众,醴陵酱板鸭市场越做越大。”湖南指上美食品有限公司法人易铁明告诉记者,他们是醴陵唯一拥有醴陵酱板鸭制作技艺这一醴陵市级非遗的企业,传承好工艺和口味,是他们一直的追求。
历经多年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涌现,成为推动醴陵酱板鸭产业发展的力量。它们在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为醴陵酱板鸭注入新活力,不仅在本地市场站稳了脚跟,产品还销至广东、重庆等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此前我不太倾向加入食品协会,觉得难以有效运作,但我来过醴陵第二届酱板鸭美食节,感觉醴陵酱板鸭协会会员很团结,政府对协会也有很大的支持力度。企业抱团发展、良性竞争,我相信酱板鸭产业会不断壮大、市场前景广阔。”9月8日,位于株洲芦淞区的润香源食品公司正式加入醴陵酱板鸭协会,董事长周小良告诉记者,他将带着“小良酱板鸭”参加此次酱板鸭美食节。
从首批7个会员企业到如今18个会员企业,覆盖酱板鸭制作的上下游产业链,醴陵酱板鸭协会正依托“政府赋能+资源整合+服务下沉”的核心优势,不断吸纳优质企业加入,逐步构建起从鸭源养殖、生产加工到仓储物流、市场销售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让“抱团发展”从口号落地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
湖南安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以前我们在设备公司买卤锅,对方给我一家公司的报价是17万,但是现在它给我们协会的报价是12万。”醴陵酱板鸭协会成立后,湖南安芝食品有限公司(品牌安公子酱板鸭)总经理、法人郭文安担任了协会副会长,他告诉记者,“大伙儿抱团,原材料集中采购,成本大幅下降,品牌曝光直接翻了好多倍。”
“通过市委市政府出力搭平台,食药监局还带领我们去平江、浏阳、攸县等地的食品产业园参观,引导我们建设更高标准的车间、完善工艺流程,市农业农村局还积极帮助我们会员企业申报‘龙头企业’,宣传落实惠企政策,我们在这样好的条件和机遇下,坚决以食品安全为先,朝着‘千年瓷都,百年酱板鸭’的目标奋进,我们企业辛苦打品质,也决不能让挂牌等行为影响醴陵酱板鸭的品牌形象和信誉。”郭文安说,如今,协会的工作重心正转向更高远的目标——推动醴陵酱板鸭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协会已联合相关部门,启动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筹备工作。“地理标志是产品的‘身份证’和‘金字招牌’,一旦成功申报,就能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提升品牌附加值。”
从美食节的“一时火爆”到地理标志的“长远布局”,从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到全产业的“集群作战”,醴陵酱板鸭的发展之路,不仅是一道美食的“逆袭史”,更是一部地方特色产业在行业协会的引领与赋能下,实现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随着地理标志申报工作的推进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醴陵酱板鸭”这块金字招牌必将更加熠熠生辉,成为带动醴陵经济发展、助力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这只带着醴陵风味的酱板鸭,必将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