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清晨九点,醴陵一中的田径场早已被秋日的阳光洒满金黄的色泽。此刻,醴陵一中师生与全国各地赶回的校友齐聚于此。烈日的炙烤依旧阻挡不住校友们的热情,这里人头攒动,乡音与笑语交织。
当《自强不息 誓做脊梁》的熟悉旋律盘旋在操场上空,所有人安静下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友挺直身板,嘴唇轻轻开合,与旁边的年轻老师一起,将那首早已刻进DNA里的校歌轻轻吟唱。当歌声落下,人群如溪流般散向校园各处——校友们的回忆之旅,从这里开始。
崇本楼前,一群年过花甲的校友们正激动地合影。“我们都是80届62班的!”为首的刘女士声音洪亮,“毕业四十五年,我们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环顾校园,刘女士感慨万千:“学校变化实在是太大了。那时我们的条件比较艰苦,现在的校园变得非常美丽!”另一位从广州赶回的同行校友兴奋地分享他的喜悦:“我们几乎有二十五年没有回母校了,很遗憾,很多老师现在再也没机会见到了。唯一开心的是我们遇到了当年的班主任张陵育老师!”
时光过得真快,白驹过隙,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此时也须发皆白。但被问起曾经的点滴岁月时,这群年过半百的校友们的眼睛立刻亮起来,他们依旧活力满满,仿佛那些青春岁月从未远去。
告别崇本楼的热闹,沿斜坡向下,漫步走进梯云阁。常年关闭的它迎来了久违的客人。“时隔十六年,今天终于回母校了!”毕业于09届的校友抚摸着栏杆,语气里满是感慨。阁楼里,两位长沙校友会的校友正在这里寻找当年的记忆。“感谢长沙校友会组织这次返校活动,我们才能回母校重温校园记忆。”当被问起学校变化时,她们陷入往昔回忆:“记得我读初中部时,还是建校百年活动的志愿者。现在回到学校,最大的变化就是建了新校门和好多新楼。重回校园感觉还是很温馨美好,好像高中的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在她们心里,学校还是那么欣欣向荣,似乎永远不会变老。
走廊外,一位女士拉着丈夫的手,指向崇本楼的方向:“看!我们当年的毕业照就是在那里拍的。”她的声音轻柔,眼神却格外明亮,“我到现在都记得,那天阳光很明媚,班主任站在楼前安排我们站位,还指挥我们唱着校歌拍照。”说起校歌,有人轻声哼唱着“仙山蕴秀,渌水流长”,一旁的人跟着应和,断断续续的旋律在阁楼里回荡,拼凑起那些年难忘的青葱岁月。
来到教学楼的时光放映厅照片墙前,这里最为热闹。不同年代的校友在这寻找着自己的青春印记。一群24届的毕业生刚刚找到自己的班级照片,兴奋地指认着照片上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班长,这是我同桌,这是和我一起去食堂抢饭的饭搭子!”虽然才毕业一年,但看着照片,内心依旧激动不已。
不远处,一位年长的校友在照片前驻足良久,终于找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第三排左边第二个是我,”他眼眶含泪,声音有些哽咽,“可惜照片上的老师却再也回不来和我们团聚了。”阳光掠过照片墙,将不同年代的笑脸照得耀眼。
离开照片墙,来到小卖部门口。21届的校友们举着冰淇淋,像当年那样合影留念。“以前的小卖部只有现在一半大,”一个女生回忆道,“最爱这里的西瓜和绿豆沙,夏天每次洗完澡都会来一杯冰凉可口的绿豆沙。”
他们侃侃而谈,说到学校变化时,语气中带着丝丝羡慕:“宿舍都升级了,楼里安装了洗衣机、烘干机,我们当年可没这个待遇。”回忆当年的校园生活,每个人的话匣子都打开了,“还记得我们教学楼旁的那只橘猫吗”,“当然记得,我们晚自习还一起喂过它呢”。“还有以前楼下的特色食堂,夜宵特别好吃”,“对!那时候下完晚自习我俩还一起跑去买肉饼”。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如今都成了珍贵的记忆。窗前倒映着他们的身影——不再是校服打扮,却依然保持着学生时代的站姿。
正午的篮球场上,年长的校友在场边驻足,看着年轻学子在场上挥洒汗水。“我们这把老骨头,跟现在的小伙子是比不了咯!”一位学长笑着摇头,目光却始终追随着那个突围上篮的少年。或许,他也在学弟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身影。运动场上,新老校友的身影交错,定格成一幅跨越时空的照片。汗水、欢笑、呐喊,这些操场上每个瞬间,都记录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
生活服务大楼里,“百廿味道”迎来了它最热闹的时刻。不同年代的校友来到食堂,在熟悉的饭菜香中寻找着青春的滋味。有人在打餐区惊喜地发现:“有油豆腐!还是原来的味道!”她的欢呼引来一阵共鸣,“记得吗?高二那年,就是在这个食堂,有人突然站起来跳舞。这个我印象特别深刻!”另一边的校友仔细打量着餐盘:“小炒肉、辣子鸡,都是我当年爱吃的菜。”他们动作熟练地带孩子找座位坐下,轻声对孩子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嗦着酸奶的孩童用稚嫩的声音对着妈妈说:“以后,我也要来醴陵一中读书!”
夕阳西斜,校友们在校门口依依惜别。这一天,从清晨到日暮,醴陵一中的每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回家的故事。120年的岁月里,教学楼翻新了,校门改建了,设备更新了,但深植在每个醴陵一中学子心中的那份牵挂,始终未变。
当最后一抹夕阳掠过梯云阁的屋檐,校园渐渐恢复宁静。但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相聚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无论走多远,醴陵一中永远都是一中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