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里是渌水河畔的一方沃土,更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热土。历史的风云激荡,无数醴陵儿女毅然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洪流,他们的命运,都与一代伟人毛泽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当中,有与毛泽东并肩探索革命道路的亲密战友李立三;有他亲笔题写挽词的抗日名将左权;也有在历史转折点上,与他肝胆相照、毅然选择光明的爱国将领程潜、陈明仁……这些名字,都与那段峥嵘岁月紧密相连,代表着醴陵人的选择与担当。“醴陵发布”特别推出《毛泽东与醴陵人的往事》系列报道。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感悟初心,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力量。
推动湖南和平起义,毛泽东称他为“义声昭著”的起义将领

共和国上将陈明仁
“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在醴陵市中心,坐落着一座由红砖砌成的建筑,它就是高级将领陈明仁的故居——良庄。这位从醴陵洪源走出去的黄埔一期生,早年凭借惠州城头奋勇先登的战功,成为蒋介石倚重的嫡系将领,历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等职,更曾出任湖南省政府代主席、主席,在国民党军界声名显赫。然而,时代的洪流与民心向背的抉择,让他与一代伟人毛泽东结下了一段跨越阵营、肝胆相照的革命友谊。

1949年2月,陈明仁以华中军政长官公署中将副长官兼第一兵团司令官职务,率部进入湖南。随着人民解放军的步步南下,长沙城内流言四起,民众忧惧再遭兵火。为尽快实现和平起义,时任湖南政府主席的程潜决定联合陈明仁。当时,陈明仁因遭人污蔑构陷被频繁贬职,加之蒋介石对陈明仁的不信任,逐渐让二人产生嫌隙,陈明仁已有另择出路的考虑。陈明仁一到长沙,就去程潜处密谈,共举湖南起义大业。并密定陈明仁在公开场合仍以反共面貌唱花脸,暗中却密切配合,致力于湖南和平起义的各项工作。陈明仁假戏真做,终于使桂系为其所迷惑。

彼时,陈明仁仍担心共产党翻“四平血战”的旧账,但为了三千万湖南人民,十多万将士,他决心“舍小家顾大家”,按照白崇禧命令,将儿孙九口送到安江当作“人质”,以掩护湖南起义。中共方面也体察到了陈明仁内心的隐忧,毛泽东对访问西柏坡的章士钊说:“那时,陈明仁是坐在他们(国民党)的船上,各划各的船,都想划赢,各为其主,理所当然。我们会谅解,只要他站过来就行了,我们还要重用他。”回到香港的章士钊紧急召见程潜特使程星龄,告知毛泽东对陈明仁的态度。陈明仁听后很激动,更坚定了与程潜合作实现湖南和平起义的决心。
长沙快和平解放的时候,余志宏面见了陈明仁。余先通过李君九、温汰沫、陈庚向陈转达了共产党的意见。陈明仁也是有些不放心,怕余担不起责任。余将此情况向中共湖南省工委委员欧阳方汇报后,欧还是要余去见陈。余志宏见到陈明仁后,陈明仁从醴陵家乡的风土人情谈到决心随程潜起义。余代表中共湖南省工委对他的起义决心表示欢迎,并向他宣传了共产党对起义人员既往不咎的政策,立功者还要受奖。余还说明共产党不算老账看行动,起义本身就是立功。这些谈话对坚定陈明仁的起义决心起了很大作用。

1949年8月4日,陈明仁和程潜在长沙通电起义:“爰率领全湘军民,根据中共提示之八条二十四款,取得和平之基础正式脱离广州政府。”至此,湖南获得和平解放。湖南全体将士和平起义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共产党人心振奋,国民党朝野震动。毛泽东、朱德联名通电程潜、陈明仁:“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

1949年9月3日,毛泽东致电陈明仁:“吾兄参加新政协已获筹委会通过,尚能命驾,极表欢迎。”陈明仁遂以湖南临时省政府主席身份,赴北京出席了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
9月19日,北京天坛公园和风轻拂,杨柳婆娑。随着一阵欢声笑语,毛泽东在刘伯承、陈毅、粟裕、程潜、陈明仁的簇拥下,来到了巍峨的天坛下。这是毛泽东在新政协召开前夕,在共和国即将成立之前,特意邀请著名的国共将领,来到天坛游览,意喻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需要大家共同来建设。毛泽东对陈明仁说:“新政协就要开幕了,唯独缺少蒋介石的嫡系,你来了,代表性就全了。”

在祈年殿前,毛泽东特意对陈明仁说:“子良将军,来,来,来,我们两个单独合个影!”陈明仁虽久经沙场,此时却感到手足无措,还是陈毅幽默地说:“你和主席都是湖南人,主席请你,你就莫装斯文了啰!”一边将陈明仁推到毛泽东跟前,陈明仁腰身笔直地和毛泽东照了个双人半身照。陈明仁和毛泽东肩并肩的半身照,是这次游天坛公园照片中唯一的一张两人照,其余均为集体照片。
照完相后,毛泽东关切地对陈明仁说:“子良将军,现在外面谣言很多,说你被我们扣起来了;在香港等地有些国民党的反动分子说你已被软禁在长沙做‘寓公’了。我想请你这次开会之后,把情况向外宣传解释一番,写些书信给你那些还未过来的亲友故旧,不仅谣言可以不攻自破,还可促进他们及早觉醒,早日归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是,我一定照办!”陈明仁回答。毛泽东说:“你可以把我们两个的合照分送你的黄埔同学和其他亲友,只要送得到的,都送一张。估计要洗多少?“ 陈明仁回答:“我打算洗10打,120张。”,毛泽东说:“这少了,洗它50打吧,600张!”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先后两次在家中单独接见了陈明仁,请他吃湖南家乡菜,还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
陈明仁说:“我在四平街打得太凶了,非常后悔。”毛泽东说:“两军对阵各为其主,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
陈明仁说:“湖南起义我的部队一共有12万多人,白崇禧做了策反,我们自己工作也没有做好,结果跑掉了4万多人。”毛泽东说:“不要紧,就是跑光,你一个人起义,就是成功的。”
陈明仁又说:“起义前,黄杰、邓文仪来长沙劝说我不要起义,我表明态度后就放他们走了,事后有人责怪我,应该扣下他们二人,交给共产党。”毛泽东说:“你做得对,不要扣人,不要勉强人家。以后他们想来,我派飞机接,想走,我派飞机送。”
毛泽东问陈明仁: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陈明仁说:“我没有任何要求。”毛泽东说:“别人有要求我们还好办,你没要求,我们倒难办了,你只管放心,有饭,我们应先给起义弟兄吃,有衣,先给起义弟兄穿,这是我们团结友军的政策。”
毛泽东对陈明仁说:“你顺利地过了战争关,过来就是好的。你今后怎样打算?从政还是从军?如果从政,可以给你一笔钱支配。”陈明仁说:“我如果从政,也不会要这笔钱的。我是军人,还是想在军事上为国家尽力量。”毛泽东说:“你仍旧去带部队吧!我们已决定把你的第一兵团改编为人民解放军,仍由你当司令员。当然,今后困难可能还会很多,你要有思想准备。”
陈明仁事后感慨地说:“我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半辈子,他却对我耍尽心机,再看看毛主席,虽然素昧平生,却对我如此坦诚,像个仁慈的长辈。”
踏上新的征程后,陈明仁在剿匪、戍边、治军和地方建设中,为国家和人民再立新功。如今,红砖黛瓦的良庄依旧静静矗立,在岁月流转中沉淀着历史的厚重;记录着陈明仁从黄埔名将到共和国上将的人生跨越,也镌刻着毛泽东与醴陵志士肝胆相照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