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毛泽东与醴陵人李立三的往事

编者按:这里是渌水河畔的一方沃土,更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热土。历史的风云激荡,无数醴陵儿女毅然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洪流,他们的命运,都与一代伟人毛泽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当中,有与毛泽东并肩探索革命道路的亲密战友李立三;有他亲笔题写挽词的抗日名将左权;也有在历史转折点上,与他肝胆相照、毅然选择光明的爱国将领程潜、陈明仁……这些名字,都与那段峥嵘岁月紧密相连,代表着醴陵人的选择与担当。“醴陵发布”特别推出《毛泽东与醴陵人的往事》系列报道。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感悟初心,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力量。

他是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毛泽东曾称他为“半个朋友”

在醴陵,李立三同志可谓家喻户晓。李立三原名李隆郅,1899年出生于醴陵城郊阳三石芋园府内。他策划参与了安源大罢工、五卅运动、南昌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立三曾经被毛泽东视为“半个朋友”,他和毛泽东不仅是湖南老乡,而且相识很早在近半个世纪的日子里,两人曾并肩作战、也曾互为拥趸,形成了非常亲密战友关系。

图片

为什么李立三会被毛泽东视为半个朋友”?那就要将时间拨回1915年,正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长沙报纸上贴出了一则征友启事希望能结交到长沙各个学校志同道合的朋友。1936年,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延安访问毛泽东时,毛泽东对他的“征友”活动是这样说的:“对于这个广告,我收到了三件半的回信。一件是罗章龙的回答,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以后又叛变了。两件是从两个后来变成极端反动的青年得到的。半件回答,这是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

图片

在李立三的回忆中,后来,他与毛泽东相处的日子里,闲谈时提起过这段往事,毛泽东说:“那次征友活动,只交了三个朋友,现在再加上你,当时我们没有对话,只见了一面,那就算半个朋友吧!”对于自己为何没有同毛泽东搭话,李立三也做出了解释,当时自己和同学赶到教室见到了毛泽东,由于毛泽东比自己大六岁,看着好像一个大先生的样子,彼时的李立三只有16岁,思想上有些拘束,便没有敢同他谈话。

说是半个朋友其实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与李立三之间的交情极为深厚。

192112月底,李立三受时任中共中央书记的陈独秀派遣,回湖南协助毛泽东工作,当他赶到毛泽东住处时,毛泽东起身相迎说:“洞庭有归客”,李立三随即应对:“潇湘逢故人”,两人相视大笑。毛泽东是当时湘区党组织的负责人,他热情地欢迎李立三回来参加革命,并向李立三详细介绍了湖南的革命形势,毛泽东说:“安源工人众多,受到种种残酷剥削和压迫,生活特别痛苦,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开展起来的地方。”他希望李立三能到安源去领导那里的工人运动。

于是,李立三同毛泽东一起从长沙乘火车到安源,他们到处访问工友,边调查工人的情况,边向工人们讲述一些革命道理。后来毛泽东离开安源时,决定由李立三常驻安源指导一切,同时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的领导工作。在安源,李立三开办平民学校,还创办了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创建了中国的第一支产业工人党支部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他教工人读书写字,呼吁大家团结起来反抗不公的待遇,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开来。

图片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19229月,在震撼人心的口号中,安源大罢工爆发,最终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取得了完全胜利。从此,李立三成为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并于1928年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政治局常委候补委员,直到1930年,他一度实际主持中央工作。

图片

毛泽东写给李立三的一封信复制品

在李立三同志故居,陈列着一封毛泽东19291128日写给李立三的信。信的抬头为:“立三兄”,信中,毛泽东向李立三说明了自己的近况;委托李立三替他与爱妻杨开慧、儿子毛岸英取得联系;请李立三帮助他解决“知识饥荒”,“时常寄书报”给他,并“能抽暇写信指导”他。

而毛泽东写这封信给李立三,是因为得知了李立三为他呈情的事。1929年,当时的红四军内部出现分歧,在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由中共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落选,离开了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宣传部长和秘书长的李立三,对红四军领导之间的分歧及红四军“七大”的结果极为关切,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安排陈毅同志执笔,起草了给红四军的指示信。信中明确决定:“毛同志应仍为前委书记。”

事后,毛泽东深深感激他的老朋友李立三,他立即单独给李立三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正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图片

1945421日,中共“七大”举行预备会议。当时,李立三因为“左”倾错误,奉共产国际之命到达莫斯科作检讨,检讨结束后,共产国际不准他回国参加革命斗争,把他留在了苏联。“七大”要不要继续选举李立三为中央委员?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七大”举行期间,毛泽东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替李立三说了公道话,加上有毛泽东在大会期间替李立三“竞选”,在69日投票选举正式中央委员时,李立三很顺利地被选为正式中央委员。

人生多风雨,几度沧桑。李立三同志的一生,历经曲折,但“初心不因风雨坎坷而改变,使命不因来路迢遥而淡忘。”他用一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