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里是渌水河畔的一方沃土,更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热土。历史的风云激荡,无数醴陵儿女毅然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洪流,他们的命运,都与一代伟人毛泽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当中,有与毛泽东并肩探索革命道路的亲密战友李立三;有他亲笔题写挽词的抗日名将左权;也有在历史转折点上,与他肝胆相照、毅然选择光明的爱国将领程潜、陈明仁……这些名字,都与那段峥嵘岁月紧密相连,代表着醴陵人的选择与担当。“醴陵发布”特别推出《毛泽东与醴陵人的往事》系列报道。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感悟初心,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力量。
他是开创全歼美军建制团的典范,毛泽东为何独称他“一路诸侯”?
深夜的湘东山道上,一个年轻的身影翻山越岭。1929年的宋时轮,怀揣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带领着他亲手组建的游击队,在萍浏醴边界辗转前行。这个醴陵青年或许不曾想到,此去井冈山,将开启他与毛泽东的革命情谊,也将见证一个农家子弟如何在中国革命的浪潮中成长为一代名将。
“宋时轮,你也是一路诸侯呀!”这句带着湖南乡音和亲切调侃的话语,出自毛泽东之口,是对宋时轮早期革命胆识的生动写照。

宋时轮,原名际尧,别名之光,1907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农民家庭。宋时轮6岁开始上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醴陵县立中学。入学后,在学校进步教师的帮助下,与左权、蔡升熙等同学发起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宋时轮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入狱。经受了铁窗的考验后,他于1929年出狱。在失去与党组织联系的情况下,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没有消沉,他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家乡醴陵,四处串连,很快拉起了一支几十人的游击队,活跃在萍乡、浏阳、醴陵、攸县边界地区,自称“张司令”,搅得当地反动政府不得安宁。
同年秋,他率领这支游击队进入苏区,编入红六军。当毛泽东听说这位“张司令”就是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宋时轮时,不禁笑着对他说:“宋时轮,你也是一路诸侯呀!”这句玩笑话,背后是对宋时轮独立开创局面、敢于斗争精神的由衷赞许。
在中央苏区烽火连天的反“围剿”斗争中,宋时轮始终是毛泽东“诱敌深入”作战方针的坚定拥护者。担任红三十五军参谋长期间,他在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上力排众议,支持毛泽东的战略主张,精辟阐述“诱敌深入”与“集中兵力”相结合的战术精髓。第三次反“围剿”中,他协助指挥部队巧妙周旋,成功将敌军主力诱至赣江方向,为红军主力在东线歼敌创造了宝贵战机。
革命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1933年毛泽东受到排挤,但宋时轮始终坚守正确的军事路线。1934年负伤痊愈后,他进入红军大学学习。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他被怀疑在广州被捕后有参加“AB团”的嫌疑,受到开除党籍3个月的处分。10月,红大编入红军(军委)干部团随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当张国焘分裂红军、企图危害党中央时,毛泽东果断率中央红军北上。由于情况紧急,宋时轮未被及时通知。一觉醒来,他发现部队已转移,毫不犹豫,立即追赶,坚决跟随毛泽东和中央的步伐。当他历尽艰辛追上队伍时,毛泽东见到他,颇为高兴地说:“宋时轮你来了,好!”简短一语,饱含着在重大历史关头对同志坚定选择的欣慰与肯定。

宋时轮和朱德在一起。
1935年11月,红军到达陕北后,军委任命尚未恢复党籍的宋时轮为红十五军团作战科科长。面对如此重要的核心岗位,宋时轮本人有些犹豫。毛泽东知道后,对他坦诚相待:“用人之长是组织的决定,恢复你的党籍也是组织的事情,你就服从组织的安排,愉快地到军团报到工作。”这份在特殊时期的信任,让宋时轮刻骨铭心。据其女儿宋崇实回忆,宋时轮曾一再动情地说:“还是毛泽东信任我。”
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已成为华东战场上一员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虎将,他所率领的华野十纵队以善打阻击战著称,“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美誉威震敌胆。

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中)在长津湖前线视察。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和党中央点将宋时轮,任命他担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进京受命时,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向他交代任务,凸显了东线战场的重要性。在长津湖地区,宋时轮指挥兵团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端严寒中,与装备精良的美军王牌部队陆战一师等部展开殊死搏斗。战士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冒着冰雪,以惊人的意志和牺牲精神,全歼美军“北极熊团”,重创陆战一师,一举扭转了东线战局。
战役结束后,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报,高度赞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对宋时轮和第九兵团全体将士的最高褒奖。
晚年的宋时轮致力于军事理论研究,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著有《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探》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两本专著,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研究的带头人。
从井冈山时期的“一路诸侯”,到长征路上的坚定追随者,从陕北时期的信任重用,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临危受命,宋时轮与毛泽东的革命情谊,贯穿了中国革命几个关键时期。这份建立在共同理想之上的情谊,历经血与火的淬炼,见证了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也成为醴陵这片红色热土上动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