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锅灶的嬗变

前不久,回乡祝贺四婆乔迁新居,红砖青瓦的楼房建有三层,镶嵌在美丽如画的乡村田垄里。进门,吸人眼球的装修除开客厅,就是厨房。高高的房顶,宽敞明亮,以乳白色为主调的风格,大气,舒适;花岗岩灶台、方太抽油机、微波炉、消毒柜等厨具排列有序,如同参加乔迁的嘉宾。“要是早几十年,咱农村人有个土灶做饭就不错了,灶屋(厨房)能搞这么豪华,做梦去吧。”我在村里人的感叹声中,思绪被拉回了久远的童年,有关锅灶的记忆在眼前浮现、逐渐清晰……

七十年代初,我虽出生在城里,家庭条件并不好,父母亲为更好地讨生活,将我送往孙家湾乡大塘村的外婆家(现改为孙家湾镇观前村)。外婆家的屋子是低矮的土房,地面没铺水泥,脚下全是踩了不知多少年的黄土。房屋占地面积不大,由两间卧室,一间厅堂、猪圈和厨房组成。厨房很小,灶台却垒得高。灶面是用黄泥巴抹的,或许日子久的缘故,有了枯树皮般的裂纹,但被外婆收拾得干净整洁,叫人看了舒服。灶上安有两口锅,大锅一般煮猪潲,小锅做饭烧菜。锅与锅之间有个生铁制作的热水坛,在“坛”中加入冷水,烧火时可以用火的余温暖热水,利用它给我们洗碗、洗脸,洗澡用。

厨房的屋顶没有明瓦,屋瓦上时常悬挂些“吊吊灰”,黑沉沉的。厨檐上竖起的烟囱,与家家户户惊人的一致,素面朝天,下通灶台,做饭时,炊烟喘着粗气从长长的管道里喷薄而出,混杂着未燃尽的柴火烟灰,飘洒在空中。每日清晨,从土墙的木格子小窗看得见条条光柱射入到幽暗的厨房,落在土灶上,我就用手指触碰这光柱,手指的血肉立即变得通透,灶却成了一张风物黑白照片。

在那为温饱奋斗的年代,一般人家的条件都不好,人们生活很单调,看电影之类的娱乐活动几乎没有,几分钱的“老冰棒”也属于奢侈品,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就属稀罕物了。外婆家厨房一角,总有一堆老南瓜,老冬瓜,老玉米和老红薯。红薯在村里也叫番薯,书中记载:有甘薯之德,可吃多了,返胃。一日三餐米汤是不会少的,豆豉米汤、葱花米汤在锅里轮换,没有多大变化。即便家中来客,煎条鱼或炒碟肉,这些丰富的“大餐”也多半咸得难以下口。外婆有意多放盐自有她的道理,人多量少,经吃下饭。

那时候毕竟体会不到大人的愁苦,日子过得再艰难,也希望大人们想方设法满足自己胃的需求。每日正餐过后,我喜欢黏在外婆身边转悠,甚至主动要求当“传火丫头”。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够伺机提出“小心愿”,希望外婆给我吃“小灶”。

记得有年冬日午后,鸡在屋外啄食,外婆在灶上洗刷锅盖。我缠着吵着要吃鸡蛋炒饭。外婆的身子微微抖了下,擦干双手拿起铁勺伸进油缸,沾了些猪油在锅里滴了几点,再从甑子里舀出一小碗饭翻炒。我在灶前烧火,听着热水坛的水热烈翻腾着,外婆翻炒米饭的声音似在歌唱,我不由地咽了口唾沫,肚子里发出轰隆声。

“吃吧,小祖宗。”

我赶紧放下火钳去接碗,碗里却没有丁点鸡蛋影子,粗壮的红薯丝像是咧开嘴巴在像我示威!我感到委屈极了,扬手打翻了外婆手中的碗,碗摔碎在地上,落在一摊鸡屎旁边。这一幕恰巧被母亲看到,母亲对我“吃小灶”的事早有不满,又心疼摔碎的那只瓷碗,愤怒地表示要收拾我。母亲去找揍人的工具,被外婆一把扯住,说:不要怪孩子,正餐吃不下,给饿的。

后来提到这事我才明白,那天,外婆家根本没有鸡蛋,被外公拿到集市上卖了。那时候,鸡蛋是值钱货,一只能卖7分钱,可以买回来几盒火柴,甚至是半斤煤油,也是家里唯一能变现的物资。

儿童不懂事,弄得大人们总是惶急。外婆隔天去山上打柴来烧,出门会叮嘱些遵守灶前规矩的话,这不准,那不准的。其实,小孩子贪玩,根本记不住。我又常常顽皮,脏衣服、鞋袜、甚至毽子,皮筋之类的东西都会随手往灶上扔。有一回,索性搬了条矮凳往灶上坐,外婆看见了,慌慌张张地把我抱下,郑重其事地警告:“小祖宗,往后不许这样淘气!”

外婆对灶颇为古怪的敬意,实在让人感觉深不可测。日子慢悠悠地过着,我在外婆身边生活了十五年,学到的知识一点点增多,视野一点点扩大。翻阅到有关灶的文字记载便懂得了:“灶,也叫灶台。远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没有固定的居所,或住洞穴、或住树上,往往在地上环火而坐,意识到篝火有取暖、熟食和照明的三大好处后,于是爱上了篝火,进而发明了灶;新石器时代人们有了固定的居所,灶发展为火塘,随后发展有三角撑的应用煮食物,这是灶具嬗变的一大进步。进入到新世纪,新型的灶具显现出了它独有的魅力,有了清洁、迅速、安全的燃气灶和多功能集成一体灶。”

这些文字显然是告诉我们:民以食为天,锅灶是美食的源头。祖先们用智慧发明了让生食变成熟食的灶具,这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以及走向人类文明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灶台间穿梭呢?

当然,我的外婆没读过书,不懂得灶的嬗变过程。她之所以对灶满怀敬畏和热爱。是因为她心中有个最简单的逻辑:对比!外婆幼年随家人从江西逃难来湖南定居,住的房屋是茅草搭建的,矮小,简陋,还怕刮大风,下大雨。靠门的位置用几块土砖垒起,架上一只铁锅,便是炊事的开始。遇着大风大雨天气,湿柴草扔进灶里,浓烟即刻充斥着茅草屋,烟熏火燎中,外婆呛得眼泪汪汪,直不起腰来。外婆讲这些,双手会在我后背轻柔地摩挲,眼睛亮起来,继而脸上荡漾出甜蜜的笑容,我就从外婆盈盈波光里去仔细瞧她引以为豪的土灶。

轻摆的时钟,一圈一圈摇晃着流年。

时代的发展总是在创新中淘汰落后,从而推动历史发展的。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建设新农村政策的执行,山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夜之间,乡村泥泞小路变成了柏油公路,公路的大变脸将人们进城的路途缩短了,由两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人们意识到了天时地利的好条件,忙着开店、建厂,兴起工业,使沉寂的山村热闹了起来。早年离家奔向福建、上海、广东、深圳等地打工的乡亲们陆续回到了自家的山村,建房、买车、承包土地种植特种蔬菜大棚,甘愿扎根村里当个现代农民。

外婆家的住房也踏着山村飞速发展的步伐,将土墙房变成了两层楼的砖瓦房,灶台由从黄泥巴抹灶面,到水泥结灶面,再到后来瓷砖贴灶面,厨房里的炊具设施,烧煤,烧电,取代了烧柴。在传统节日或特殊纪念日,外婆在宽敞的厨房忙得脚下生风,锅灶里被撩拨得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留下许多难忘的美味:回锅肉、清蒸鸡、啤酒鸭、南瓜饼儿………

如今,我那面目慈善的外婆,辞世二十年了。一幢崭新的小洋楼,是父母亲在那颐养天年。令人出乎意料的,我那以省钱为目的父亲也拥有了自己的小车,雷丁牌电动车为当下城里老人流行车款。父亲开着车,行驶在瓜果飘香的柏油山村马路,那份神气大有骑马出征的感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不断地鼓励人们适应新时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意识,开启一个崭新的万物感知的新时代。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东西,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优势。告别土灶,人们再也用不着上山砍柴,山岭铺满了绿色;少了炊烟,我们头顶的天空显得更加蔚蓝明净;告别土灶,女人们围着灶台边的时间随之减少,有了精力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公路两旁路灯次第亮起,山村广场上,身着舞衣的大婶大妈在悠扬的乐曲中扭动着婀娜身姿;屋檐下则聚集着些年老的人,脚边往往放有茶水,一口茶,一句话,眉飞色舞地谈论着岁月的嬗变,山村的嬗变,锅灶的嬗变,总也不忘说一句:“搭帮赶上了好时代,我们的生活才像芝麻开花,节节攀升哟。”

(“高新杯”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征文一等奖 )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