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位于湘赣边,革命时期所作出的贡献举足轻重。跨入新时代,这片热土仍然时刻不忘来时路。近年来,醴陵紧密携手周边兄弟县市,共同谱写发展新篇章。
烈士陵园管理所的陈列馆内,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老照片,都在诉说过去那段充满硝烟的峥嵘岁月。作为湘赣边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带,这里涌现出了李立三、蔡升熙、朱克靖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湘赣边革命史诗上留下了深厚的印记。
回望历史,湘赣两省革命先烈通力合作,他们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共同推动着革命高潮和胜利的更快到来。
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杨云志向记者介绍,根据最新梳理的资料,醴陵籍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先辈有23位,同时在萍浏醴起义、安源路矿大罢工,也都有醴陵人的身影。
过去的革命历史交织让湘赣两地人民亲如一家,如今,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产业相融则让两地经济持续双赢。致力于全面提升湘赣边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农产品价值的区域公用品牌——“湘赣红”,如今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助推两地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醴陵玻璃椒凭借独特的品相、风味,以及极高的美誉度入选“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由此走上了产业化的快车道。
“入选‘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后,镇上对种植醴陵玻璃椒的各村和各合作社进行了整合,采取了‘联村党委+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统一了品质标准、销售价格。”岩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志霞告诉记者。
据悉,生产模式的标准化、系统化让醴陵玻璃椒的品质更好,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也得到了更大提升。与此同时,凭借“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这块敲门砖,醴陵玻璃椒产业还与湘赣边区各县市建立起紧密联系,进一步拓宽了市场、延伸了上下游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改善种植条件、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完善冷链物流等相关配套,为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也期待与其他兄弟县市能有更多合作。”彭志霞说。
罗霄山脉贯穿湘赣两省,连接起两地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共同期盼。革命时期,湘赣人民齐头并进;和平年代,两地人民携手互助,共同吹响发展的号角。醴陵将朝着建设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继续携手各兄弟县市,大力推动交通互联、产业互兴、旅游互动、环境共治、服务共享、品牌共育,向着湘赣边区新未来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