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中的醴陵,眼前的美景,一瓶水读懂

醴陵自古有八景,但时光流转,部分景点已遗失在岁月更迭中。“耿祠荷风、书院春秋、古桥芳洲、仙山望岳、五彩瓷谷、云岩禅音、沩山洞天、官庄平湖”,如今,新的醴陵八景已经为醴陵人带来新的风情。

图片

图片

“千年瓷都,天下醴陵”系列矿泉水之蓝色“新醴陵八景”,展示了醴陵独美一方的湖光山色。五彩瓷谷、渌江书院、状元芳洲等美景共同组成了主视觉“醴陵”,浮于瓶身的文字介绍了新醴陵八景。手中的醴陵,眼前的美景,读懂醴陵八景,从这瓶水开始。

耿祠荷风

祠堂是中国人最长情的依托,粉墙黛瓦,一池芙蕖;红色记忆,农耕文化,共同组成了耿传公祠。

图片

耿传公祠位于枫林镇隆兴坳村的云霄山下,著名将军外交家耿飚幼年时寄居于此。祖辈们的精神塑造了耿飚的侠义性格,耿飚的革命生涯又为祠堂添上了红色血性,如今的公祠陈列着革命英雄的生平,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耿传公祠前的荷花,柔美如画,风骨似瓷,湖南人的气概,就在其中。

书院春秋

大儒朱熹穿越了半个南中国来这里与张栻会讲,思想碰撞的火花照亮了文脉;王阳明在此开坛讲学,“知行合一”流传今世;晚清重臣左宗棠曾出任渌江书院山长,在这里两江总督陶澍为他带来了人生的机遇;李立三、左权……无数知识分子在此寻找中国的出路。

图片

行于书院,千年文脉弦歌不辍,大儒哲思跨越时空而来;拾阶而上,古今学术百花齐放,渌江书院见证多少春秋?

古桥芳洲

洲桥相伴,桥上有引桥通河中小洲,桥头不远就是书院,这不是长沙,却也有山水洲城。

图片

古桥是渌江桥,一座其貌不扬的石拱桥,却是“湘东孔道”的“咽喉”,江西移民来湖南的要道,连接着远方的山水与近处的烟火。渌江桥也被称为“湖南第一桥”,桥上有康有为题字“渌江桥”,有傅熊湘亲撰的桥碑,这里已是醴陵城市文化的象征。

芳洲是状元洲,“洲过县门前,醴陵出状元”,“状元”之名寄托了醴陵人对功成名就的无限期望。洲上建有状元阁,登阁环眺醴陵城,这里可不就是人文荟萃之地?

仙山望岳

图片

仙岳山又名丁仙山,静静地矗立在城区旁,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历来宗教文化发达,山上寺庙儒道释文化交融,尽显湖湘大地的包容。抗战期间,俯瞰醴陵城的仙岳山成为争夺的重要高地,无数英烈在此抛头颅洒热血。沉默的仙岳山,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英勇,守望着这座英雄的城市。

五彩瓷谷

中国陶瓷谷以陶瓷器皿作为建筑外观,展示了醴陵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这里是全国陶瓷行业规模最大的异形建筑群,也是醴陵陶瓷骄傲的宣言。

图片

陶瓷博物馆里收藏的,是中国的陶瓷史。“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还有国宴用瓷、国礼用瓷……一件件平时难以见到的瓷器一一呈现在眼前。这里有最美的“china”,只需半天时间,就能体会中国制造迷倒世界的魅力。

云岩禅音

图片

这里是禅宗圣地,曹洞祖庭。醴陵明月镇的云岩寺,藏在距离市区三十多公里外的山谷里。这座不起眼的乡间小寺,却是佛教南宗五大禅宗之一曹洞宗的发祥地。相传,云岩昙晟禅师,禅法上承希迁,下启曹洞宗,曹洞创派人良价即为其高足。曹洞宗自中国传入日本、韩国后影响颇深,如今,有很多信徒来此寻找禅宗祖脉。

沩山洞天

图片

沩山洞天之名,意指沩山是洞天福地,司马承祯的《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就将沩山列为道教地十三小洞天。不过,比起虚无缥缈的道教传说,记录着先民辛勤劳动的古窑遗址,无疑更接地气。早在宋元时期,沩山就开始烧制陶瓷,这里至今仍保存着宋代至清代的百余座古窑址,是中国最大的古窑群之一。

官庄平湖

图片

诗画山水,幸福生活,包容二者的官庄平湖,被誉为“长株潭后花园”。景区包括官庄水库、桃花万亩林场,植被丰富,地形多变,环境优美,古迹众多。官庄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湘东地区最大的水库。涧江秋月、小溪桃涨、松谷松涛、龙池烟雨、狮岭暮云、远村夕照、古寺疏钟,库区八景如诗如画。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