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回80年前的衡阳战场,祭奠您......

一寸山河一寸血。80年前,一场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在衡阳打响……80年后的6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衡阳保卫战幸存老兵代表和衡阳民众代表在岳屏山隆重集会,举行纪念衡阳保卫战八十周年暨祭奠抗日阵亡将士典礼。

醴陵抗战英烈姚贵民的孙子姚天明参加了这场纪念活动,当相关公益组织负责人指着抗战纪念塔下祭台上安放的12副遗骨告诉他,其中有一具遗骨旁边有一副眼镜时,55岁的姚天明差点放声悲哭,因为爷爷姚贵民也是戴眼镜的......或许不是您,但也是您的爱国爱民的袍泽兄弟阿!

从衡阳回到醴陵,心潮仍起伏难平的姚天明向记者讲述了爷爷姚贵民的故事。

祖父牺牲那年,父亲刚满十岁,对祖父的过往经历知晓不多。仅记得曾祖父收到阵亡通知书后一言不发,默默为自己的儿子布置灵堂。当摆上儿子的戎装照时,他突然发出一声“牛吼”,仰天长啸。自此身体日渐衰弱,四年后就撒手人寰。头未白,子先死,谁能承受这样的悲恸呀。因为,倒在衡阳保卫战战场上的祖父那时才36岁,正是一个男儿最好的年岁。祖父牺牲一年后,堂屋正中间悬挂起了一幅“精忠报国”的匾额。父亲依稀知道,是军部所赠。

随着年岁渐长,父亲对祖父的思念与日俱增,竭力找寻祖父的相关信息,然而收获甚少。仅知晓祖父先后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中央军校二分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任暂编五十四师师部参谋,驻守衡阳机场,牺牲在衡阳保卫战那场抗日战争史上以寡敌众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中。

2008年,父亲病重,自知此生欲了解祖父的确切信息已经没有希望了,于是嘱咐我们兄弟几个,为祖父修建衣冠冢,并写了一副对联“衡阳雁去无消息,独留青冢在人间”。这副对联,写尽了父亲的无助与悲凉,读来总是令人潸然泪下,黯然神伤。

正是因为读懂了父亲的遗憾,2008年后,我通过拜访知情人,查找档案,上网站、QQ群、微信等各种社交平台,开始多方查找、打听祖父的消息,终于拼凑还原了一个立体的祖父镜像。

祖父姚贵民1908年出生于嘉树乡沐梓塘,16岁入县立中学读书,参加了左权和蔡升熙组织的社会问题研究会,与王亚文(黄埔四期生,中共情报人员)一起加入了团组织。1927年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回醴陵教书。“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华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校园的宁静。祖父的同事何宴如就曾在文章中回忆说,我祖父已无法正常教学,每日在课堂上怒斥日寇,慷慨陈词,乃至愤然泣下。没多久,祖父就不告而别毅然从军,时年29岁。1939年,任中央军校二分校主任的醴陵籍将军李明灏看中我祖父的才能,招他入校,32岁的他成为了当时学校年龄最大的学员。1941年从军校毕业后,他被编入第九战区直属师暂编54师。全师主要任务是负责九战区机场的守卫工作。1944年以前,祖父随师部驻扎长沙机场,1944年师部移到衡阳机场。5月,长沙城破,祖父当时在老家休养,接到立即归队的通知。当时祖母坚决不肯祖父返回部队。因为她随军住长沙时,天天打仗,到处都是枪炮声,她很害怕才住回乡下的。祖父说,打完这仗就无仗可打了,鬼子快不行了,你让我去!打完这仗就可以回来陪你和两儿一女好好过日子了。祖父牺牲后,祖母为此念叨了一辈子:“当时,他要是听我的.......”而且直到1980年祖母过世前,她都有些埋怨祖父的固执,导致天人永隔。年少时的我不知道怎么安慰祖母,但是我也知道,谁能拦得住祖父呀!他那颗心除了小家,更多的是装着国家民族大义。就这样,祖父义无反顾地走向了衡阳战场,然后我们家等到的就是祖父的阵亡通知。一年后,抗战胜利,我家收到了暂编54师师长饶少伟给曾祖父的一封信。信中说,八月初某日,战事已非常艰难,“打铁桥”阵地牺牲惨重,向师部请求增援,可是师部除了伤员,已经无人可派。是时任师参谋的祖父主动请缨,由他带领师部后勤人员,包括伙夫和通信兵前去支援,最终血洒阵地。随信还附上了写有“精忠报国”的条幅。他说,岳飞的母亲姚夫人曾在岳飞背上刺了这四个字,今借来转赠贵民兄,亦敬伯父大人教子有方也。

祖父牺牲后,201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家获颁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与证书。后又通过热心志愿者的查找,得知祖父牌位早已入祀台北园山忠烈祠,受后人瞻仰祭拜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2018年,恰逢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武冈)建校80周年,我又在武冈中山堂内名录墙上见到了祖父的名字。那一天,我和其他前来寻亲的网友一道,在名录墙下长跪不起,泣不成声。然后,今天(6月23日)衡阳市政府和广大民众又举办盛大的衡阳保卫战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修缮阵亡将士墓园,祭拜抗日英烈。衡阳市委统战部也对我家表示了慰问。倘若祖父与父亲泉下有知,必定深感欣慰。

如果说父亲留下的联句道尽了那个时代的诸多无奈,那么今时今日我想以一首小诗稍解父亲当年心结,告慰祖父及所有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在天之灵:

回雁峰头雁留声,香炉山麓妥忠魂。

盛世渐成遂君愿,万年青史载其名。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