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下午和今天1月31日上午是醴陵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分组讨论时间,市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王利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新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贺小玲分别来到第十、第八、第九代表团讨论点,与大家互动交流。
在各团分组讨论点,代表们审议了2023年市级民生实事票决制项目完成情况和2024年票决的市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对2023年市级民生实事票决制项目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并票决了2024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酝酿了有关候选人建议名单;审议了政府、人大、发改、财政、法院、检察院六个报告。
第十团代表来自阳三石街道和东富镇,大家高度评价《政府工作报告》,认为总结成绩客观实在,谋划未来精准到位。从中,切实感受到了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的努力,也切实感受到了醴陵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代表们同时紧紧围绕民生实事、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品牌打造、文旅融合、教师队伍减负提质等议题踊跃发言,畅谈各自想法。
叶建军代表坦承,《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凝心聚力壮大实体经济,这让他感到十分振奋。来自陶瓷企业的他表示,将在新的一年进一步加强与湘赣边企业的合作和沟通,进一步将规模做大做强。同时希望能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税收、技术等层面的支持,并且多组织产学研合作,让企业与人才深度对接,推动陶瓷企业发展壮大。
易铁明代表来自食品加工行业。他说,酱板鸭是醴陵享有盛名的特色美食,还承载着不少醴陵人的乡愁。建议市委、市政府推出相应政策,进一步扶持醴陵酱板鸭品牌做大做强。建议成立醴陵酱板鸭协会、打造食品产业园,推动食品加工厂抱团发展,把醴陵酱板鸭打造成全国驰名的美食品牌。
王利波边听边记边互动,他就提出来的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同时肯定代表们的发言有水平、见深度,深刻感受到大家都有经过充分调查、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饱含了对于醴陵的关心和对于发展的关切。希望各位代表继续尽职履责、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将建议写成书面报告,市委将认真、努力回应好代表们的好建议、好点子。
王利波指出:2023年,醴陵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历了层层考验、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全年GDP增长6.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株洲市前列,9项工作获国务院、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或通报表扬,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百万干群的共同努力。目前,醴陵的发展来势好、团结干事的氛围好,大家的思想高度统一,也越来越为自己的家乡自豪。2024年,要牢牢把握住这股“东风”,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希望大家瞄准今年目标任务,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带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同时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上来,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醴陵篇章。
市领导石勇辉、陈代陆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新华来到第八团讨论点,参加代表们的分组讨论。
第八代表团人大代表主要来自国瓷街道、板杉镇和官庄镇,大家零距离互动,点赞《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同时,就农村医疗保障、道路提质改造以及乡村振兴等问题踊跃发言,建言献策。
来自板杉镇八步桥村的王罗平代表说,当前,农民种植水稻收入偏低,但是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早已年久失修,不能满足灌溉要求,无论是抗旱能力还是防洪排涝都很被动。希望市委、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种粮补贴,完善水利设施,让大家进一步好种田、种好田,更好确保粮食安全。
来自国瓷街道古城村的代表陈正伟提出,古城村地处渌江下游,经过城区的河水水质直接关系到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并且,村上这几年特色农业发展较快,文旅融合初见成效,休闲农业来势较好。因此,对于水源水质的要求更高。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治水力度,净化渌江水质,确保用水安全。并且,恳请各级各部门单位更多赋能乡村振兴。
刘新华认真倾听代表们的建议,并对大家敢讲真话、敢讲实话、敢讲有用的话真心赞许。他说,过去一年,我市GDP、固投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株洲市排行第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再次实现“双进位”,打造“三个高地”工作年度考核蝉联株洲市年度总冠军,督查、医改、“五好”园区创建等9项工作获国务院、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或通报表扬,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各位代表的支持。刘新华表示,将收集好各位代表提出来的建议,并要求准时办理好。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重点围绕民生实事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刘新华特别强调,要抓好安全生产等底线工作。安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安全基础不牢,发展的大楼就会崩塌。大家都是来自乡镇的基层代表,一定要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严守安全生产底线,为醴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市领导樊光群参加。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贺小玲参加的是第九代表团分组讨论。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贺小玲来到第九代表团讨论点,参加大家的分组讨论。
第九团代表来自仙岳山街道和孙家湾镇,大家发言时一致肯定,今年的六个报告实干争先、直面问题、实事求是,不仅特点鲜明,而且有深度、接地气,提出来的工作举措思路清晰、切实可行。
代表黄唯建议,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注重留住“乡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规范打造“来醴陵捡瓷器”一条街,擦亮“醴”字名片。同时,基层人大代表要加强对民生实事的监督和跟踪,彰显政府执政为民理念,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具体、实在。
代表姚琼提出,随着新建小区增多,矛盾日益凸显,社区治理难度加大。希望能更好明确职能部门、单位的权责划分,引导大家更多关注这方面社会治理,切实提升效能和水平,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形成良好互动关系,进一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贺小玲与大家频频互动。她说,要坚定信心,进一步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与优势。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用新思想凝心铸魂,发挥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精神,乘势而上、再创佳绩。要把握重心,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好地域、人口、交通、生态等方面优势,加大陶瓷、烟花等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断激发文旅产业新活力。要坚守初心,进一步提升人民满意的发展成效。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保持恒心,进一步营造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各行各业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营商氛围。同时,希望大家要着力打造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升级版,建好用好代表履职平台,全面开展基层人大工作加强年活动,以优异成绩献礼人民代表制度。
市领导李荣佳、尹世俊参加讨论。
第二代表团黄刚:
今年“两会”的六份工作报告是全市2024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方向和方法,也是企业发展路上的又一座灯塔。华鑫电瓷也会按照此次“两会”中心思想,跳出醴陵看醴陵、跳出行业看行业,力争联合陶瓷学院搞好产学研工作,做好人才和项目引进,力争早日站队十亿企业行列。
市领导袁媛、温国战、汤文参加第二代表团讨论。
来自第六代表团的杨霖提出关于推动构建鞭炮烟花税收精诚共治格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第六代表团杨霖:
要进一步提升鞭炮烟花税收征管质效,公平企业税负,促进行业发展,提高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因此,建议鞭炮烟花税收管理工作由政府统筹协调,税务部门具体负责税费征管,采取“政府主导、税务主管、镇街保障、多方参与”的管理模式,强化部门协税和信息共享。
市领导胡旭、杨鹏参加第六代表团讨论。
第四代表团江纪中:
建议将“神马线”道路提质改造工程纳入全市2024年工作目标,并提高改造标准,以此进一步提升茶山、明月、嘉树和左权四镇的交通出行条件,保障沿线20余万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市领导雷江华、何彩凤、陈朝科参加第四代表团讨论。
第五代表团的成员主要来自于茶山镇、均楚镇和石亭镇,大家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民生设施配套、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发表看法和建议。
第五代表团邱素纯: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成绩总结强底气、目标定位扬士气、工作部署接地气、民生聚焦增暖气。今年要继续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多下功夫。市妇联也会加大力度关注“一老一少一困”,探索工作新路径和新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树典型、创亮点,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醴陵篇章贡献巾帼力量。
市领导周明参加第五代表团讨论。
第一代表团潘江平:
设立“醴陵市李畋烟花爆竹文化博物馆”,将原始制作工艺流程延伸到现代,收集保留好原始制作工具,更好延续烟花爆竹千年文化;考虑设立烟花爆竹体验专区和专题,让“捡瓷器”的独特魅力延伸到烟花,让外地客商免费体验烟花小产品,参与其中,体验乐趣;还要加大对长株潭周边地区客流的引流力度、创造话题、增加流量,让外地游客体验小城魅力。从而进一步推进烟花产业健康发展,推动“陶瓷+烟花+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
市领导杨冬发参加第一代表团讨论。
第七代表团张志诚:
社会基层治理工作要更好实行“高质量发展”,一要积极主动,激发“指挥棒”内在动力;二要完善制度,打破“属地管理”优化效能;三要强化保障,提供“精细化”坚实后盾;提高工作技能,完善激励机制,抓实经费,保障社区治理服务基层。遵循正确的政治导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让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真正好起来。
市领导谭海彦参加第七代表团讨论。
第三代表团邱辉元:
泗汾镇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建议以陈觉烈士的红色故事为文化载体,将泗汾打造成红色文化小镇,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致富百姓。
市领导罗旿参加第三代表团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