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醴陵的“来才”秘诀~

老百姓看病不用跑省城,学生免费听教育名师名家讲课,产业发展有国家高层次人才、院士来助力,还有专家学者定期来醴陵开讲座……

2021年以来,醴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举全市之力引人才、增人气、聚人心,最大限度放活人才机制、创新引才策略、优化人才生态,为醴陵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创新引才,为发展“架梯子”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省城名医的诊治,实在是太方便了!”市民简单的一句感慨,道出了醴陵“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开展9年来的工作成效。作为醴陵柔性引才的开端,2016年,醴陵市委组织部以乡情为纽带,引进高端医卫人才,服务“健康醴陵”。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了醴陵医疗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还盘活了在外的醴籍人才资源。

图片

如今,“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由最初以湘雅医院醴陵籍专家为主,扩大到15家省级重点医院,来醴坐诊的专家人数由25名增至245名,服务阵地也由市级医院向民营医院和基层卫生院拓展。

微信图片_20250318093450.jpg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医卫领域出发,醴陵大力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实现了柔性引才向多领域扩散裂变。在文化领域,持续5年开展“渌江讲坛”活动,累计开展学术讲座、名家对谈等活动54场,柔性引进韩少功、王跃文、鲍尔吉·原野、汤素兰、邱春林、陈非凡等各界人才近百人,全网直播浏览量超5000万。在教育领域,启动“梦想助跑堂”,借助醴籍在外教育人才,围绕基础教育改革、教育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等环节,助力本土教育振兴。在产业领域,邀请醴陵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谢明勇来醴考察,探索关键技术合作方向,实现来醴院士“零”的突破……

除了依靠“柔性引才”精准发力,醴陵市委组织部还通过事业单位集中引才、企业组团招才、高端人才荐才等“硬手段”,招揽各类英才。2021年以来,累计组织各类人才招聘50余场,共招聘(选调)350余人;组织陶瓷企业赴景德镇陶瓷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引才,440余名本科生、80余名研究生达成就业意向;聚焦工业、农业、医卫、教育、文化等领域,引进和吸纳市内外专家568名,服务211家企事业单位。

精准育才,为发展“栽苗子”

引进人才是基础,培育人才是关键。从职场小白到行业能手,从行业新人到专业大拿,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系统的培养和锻炼。作为中国陶瓷之都,近年来,醴陵陶瓷正由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大步迈进,这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为瓷业发展提供动力的新鲜血液。

图片

“陶瓷世家”评选活动

图片

湖南省2022年工艺美术系列陶瓷产业(正)高级职称专场评审会

图片

朝旭学社

为了加强陶瓷领域人才梯队培养,醴陵市委组织部实施“工艺美术大师培养工程”,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陶瓷世家”评选、陶瓷艺术人才瓷艺创作高级研修班等活动,助推14人获评“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进一步培育本土人才,承办2场陶瓷产业高级职称专场评审,突破资历、论文等限制,在全省首创性设置了特殊加分项,培育正高级工艺美术师13人、副高级工艺美术师25人。积极培育青年企业家,指导“瓷二代”“创二代”等年轻企业家成立“朝旭学社”,互相交流学习,结合各自领域和专长,共同为企业、行业发展献计献策。

要抓好本土人才培育,还要搭好人才成长平台。醴陵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与广州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并挂牌实践教学基地。支持优势企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团队培养力度,促成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湖南省专家工作站”,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湖南新世纪陶瓷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湖南省博士创新站”。

图片

“千师带万徒”评选活动

图片

株洲市第二届陶瓷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除此之外,醴陵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选树先进典型由“工”变“匠”。组织陶瓷从业人员参加湖南及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和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评比;举办“千师带万徒”等评选活动,承办株洲市第二届陶瓷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并与红网、醴陵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合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浓厚氛围。

服务留才,为发展“育生态”

得人才者得天下,赢人才者赢未来。如何破除县域留才困局,醴陵坚持“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同步发力,不断优化政策保障和发展环境,应人才之所需,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让人才在醴陵身心俱安。

图片

人才公寓

图片

青年人才驿站

一方面,做好“物质保障”,让人才不想离开。

醴陵研究制定“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科技专家服务团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政策,为人才引育用留提供政策支撑。打造高端人才之家,建设366套人才公寓,出台《醴陵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推动人才周转房资源向产业人才倾斜。开辟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本地就医“绿色通道”等服务,连续8年组织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免费体检,让各类人才无后顾之忧。依托特色“人才绿卡”,提供政务、金融、消费、美食等10类专享服务,切实解决人才“房子”“面子”等现实问题。

图片

“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九周年答谢活动

另一方面,做好“精神激励”,让人才不愿离开。

醴陵还突出人文关怀,落实市级领导常态化联系专家,重要节日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陶瓷艺术人才以及在外醴籍人才家属,帮助人才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推动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常态化制度化。用心用情打造特色人才节日,连续9年高规格举办醴陵市柔性人才答谢会暨“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答谢活动,持续向人才传递家乡的关心关怀。

图片

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一个县域城市,面对硬件设施短板,如何引才、育才、留才?醴陵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不仅要提供可感可及的物质回报,更要通过事业平台、生活品质、情感归属构建多重吸引力,让人才真正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被成就”,方能形成“才”源滚滚来的生动局面。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