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筷醴陵炒粉,夹起半城烟火
评论员 张逸鸣
渌江春水漫过石阶,雨后瓷都氤氲米粉香气。
当第三届醴陵炒粉节的旗帜在瓷城古韵江畔猎猎扬起,这座千年窑火不熄的城市,又一次以一碗炒粉为引,在一江两岸铺陈盛宴。
一碗炒粉,何以承载一城情愫?
轻挑一筷炒粉,滚烫的是人间烟火,绵长的是故乡情韵。
从柳州螺蛳粉的热辣咸鲜,到兰州牛肉面的醇厚浓郁。粉面江湖群雄逐鹿,而醴陵人只凭一勺猪油、一捧猛火,便在这风味高峰独占一席。铁锅滋滋作响,猪油化成金液,粉在铁锅中反复翻炒,将豆芽的脆、鸡蛋的滑、香肠的咸融于一盘,入口油润满足的背后,藏着醴陵人骨子里的圆融与韧劲。
九十年代老街窄巷里安抚胃肠的朴素滋味,如今已化作文旅盛宴的主角。炒粉对醴陵人有多重要?它是夜宵点单时不会出错的标准答案;是每人都愿意夹上一筷品评的桌上谈资;是即便这一天尝够了人生的难、工作的苦,当炒粉出锅的热气蒸腾至眉眼,我们就能给生活琐碎一个轻盈盈的挥手再见。
因为炒粉陪我们走过的时光漫长,见证着这座城市从青涩到繁华的步履,所以它自然沉淀了一城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
一场盛宴,怎样谱写锦绣长诗?
渌江广场的“万人粉宴”人潮海海,百位厨师以米粉为弦,免费奏响味蕾的狂欢;“名粉江湖”汇集湘赣桂风味,醴陵炒粉的刚猛锅气与异地风味同台争辉,宛如一场舌尖上的江湖论剑;养生集市让你在大快朵颐之余啜一口中药茶饮,现场健胃消食,感受年轻人的“赛博养生”;陶子湖畔的《国彩醴陵》以瓷韵为魂、花焰为笔,勾勒出醴陵从汉窑古韵到红色官窑的千年华章。
还有陶润会的TAO集市让你体验捏土成瓷的乐趣,古城村的桑果采摘节酿出亲子甜蜜时光,金湖湾的月季园以千朵嫣红映照游人笑靥……这不仅是一场节会,更是一首镌刻醴陵风物的锦绣长诗。
一城心意,如何迎来八方来客?
若你问,这一切因何而起?
答案在渌江的波光里,炒粉的热气中。
醴陵人深知,一碗炒粉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桥梁。它点燃了瓷都的千年窑火,照亮了花炮的浩瀚星河,串起了游客的惊叹与游子的归心。正如醴陵的匠人以瓷为媒,书写千年不易的传承,这碗炒粉也正以最平凡的模样,向世界递出一张五彩醴陵的名片。
无论你是初探瓷都的过客,还是心系故土的游子,这碗炒粉都将是你与醴陵的约定。一筷入口,渌水仙山便化作米粉的绵甜,流转舌尖,镌刻心间。
醴陵的故事,从不停歇在五一。
晨光里的粉香,暮色中的窑火,四季流转皆是邀约。若得浮生半日闲,且来赴一场与炒粉的约会——这座城永远为你亮着一盏暖灯,热着一碗炒粉。
烟火已备,故事待续,就等你来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