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醴陵瓷到底有多绝?“毛瓷罗”用半生追寻

2013年,香港保利拍卖会上,一套毛泽东生活用瓷——醴陵釉下五彩四季花卉瓷碗,以800万元天价落槌。这批珍贵瓷器的收藏者,正是罗玉其。在熟识他的人口中,他是亲切的“罗嗲”;而在收藏界,他则被尊称为“毛瓷罗”。这一响亮名号的背后,是他跨越半生的痴迷坚守。对他而言,“毛瓷”早已超越了金钱,成为一份沉甸甸的情怀与记忆。

图片

罗玉其位于梅溪湖畔的藏室内,记者见到了其收藏的琳琅满目的醴陵“毛瓷”

记者一行赴长沙梅溪湖畔,专访了这位传奇收藏家。年过七旬的罗玉其,虽已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谈起“毛瓷”更是神采飞扬。走进他的陈列室,时间仿佛在此凝滞,一件件精美瓷器静立于展柜中,无声诉说着岁月往事。



窑火淬炼的时代印记

1974年,毛泽东最后一次返湘,在湖南省委九所居住。恰逢其八十一寿辰,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提议烧制一批专供毛主席使用的瓷器,作为家乡人民敬献给伟大领袖的生日祝福礼物。醴陵陶瓷研究所与群力瓷厂受命成立研制小组,历经反复试制,于11月成功烧制出“主席用瓷”。

图片

罗玉其收藏的“毛瓷”——醴陵釉下五彩四季花卉瓷碗

这套四季花卉餐具,以红月季、红芙蓉、红秋菊、红梅花为主题纹饰,选用珍贵的洪江大球泥为原料,瓷壁厚度不足一毫米,光照几近透明,胎体坚密,“白如雪、润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堪称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巅峰之作。

图片

图片

蓝菊花薄胎碗

在罗玉其的陈列室中,四季花卉碗被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旁边还伴有一只素雅的蓝菊花碗。他特别介绍:“原本只有四季花,因为毛主席希望有素净一点的,于是就加了一个蓝菊花。”

图片

灯光下绝美的“毛瓷”

为展现“毛瓷”的精妙工艺,罗玉其特地取出一件双面红梅薄胎碗给记者拍摄。灯光下,瓷碗泛着温润光泽,胎体薄如蝉翼。透光看去,红梅图案在碗壁内外同时绽放,栩栩如生。他笑着讲述背后的故事:“醴陵工匠创新工艺,做出双面花纹,毛主席看到后很高兴,连声称赞:‘家乡的瓷器真美啊!’”

图片

“毛瓷”梅花画面带盖鱼盘与梅花画面带盖汤钵

一同展示的带盖鱼盘,同样凝聚匠心。因毛泽东晚年忙于工作,用餐时间不定,醴陵工匠特制带盖瓷盘以保温,同时将胎体减薄三成。如今此类带盖鱼盘已极为罕见。旁边的梅花汤钵更显巧思,盖身与钵体的花纹能完美契合,一丝不差,工艺堪称一绝。

图片

“毛瓷”碗底可见“湖南醴陵”款识

图片

罗玉其展示带检验章的“毛瓷”

这些“毛瓷”,均由当时醴陵最出色的工匠选用顶级原料、运用顶尖工艺制作而成,堪称“瓷中之王”,是那个年代工匠精神最真实的见证。罗玉其尤其珍视每件瓷器底部的检验章:“带检验章很有讲究,一来体现等级之高,二来说明这些瓷器当年未被使用,一直存于库中。如今想找到完整的一套,难如登天。”



半生追瓷的不变初心

罗玉其与“毛瓷”的缘分,始于两段难忘经历。1971年,他在北京卫戍警卫师因为获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有幸亲眼见到毛主席。“我们是湘潭老乡,我真是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这是我一生中最荣幸的事情!”乡情与敬仰,让他对毛主席相关物件倍感亲切。

1974 年,罗玉其和醴陵籍的妻子结婚,岳父送了他两件醴陵瓷作为新婚礼物。就是这两件瓷器,让他见识到了醴陵瓷的精湛工艺,心里生出一个朴素的念头:“不想让这些国家的好东西流到外面去”这一坚守,便是近半个世纪。

图片

罗玉其的“追瓷”足迹遍布北京、湖南、湖北武汉、浙江杭州等全国各地毛泽东曾居住过的地方。有时为了一件藏品,他要往返数趟,即便对方反复变卦也不气馁。“我做事比较执着,收不到手就晚上睡不好,收到手了才睡得特别香。”如今,他已收藏了民间超过九成的“毛瓷”,成为名副其实的收藏醴陵“毛瓷”第一人。

图片

罗玉其收藏了大量毛泽东相关的物件

“你看,这些都是毛主席在湖南用的瓷器,全是我们醴陵生产的。这是主席用的提饭篮子,这个是放金橘子的食品缸,主席吃面条用的面食碗,有梅花、菊花、山茶花三种图案……”小到瓷碟大到梅竹大碗、食品缸,每件藏品罗玉其都能道出背后的故事,“这个是毛主席放猫鱼(豆腐乳)的甜食碗,特别少见,一桌10个饭碗里,通常只有一个这个,只放一片猫鱼。”

图片

成套精美的“毛瓷”餐具

“这些小物件看着不起眼,却能让人想起毛主席生活化的一面,特别亲切。”他讲这些故事的时候,语速慢慢的,声音里带着感情,仿佛在追忆一段无比珍贵的往事,“毛瓷做工精致、品相优美,收藏醴陵瓷最大的乐趣,就是能让人感到愉悦,忘却烦恼。这既是对毛主席的一份感情,也是对醴陵匠人的敬意,敬佩他们创造出这么好的东西,凝聚了太多智慧。”


守护传承的红色情缘

谈及2013年拍卖会的800万元“毛瓷”,罗玉其有些感慨,“当时说5个碗拍800万是高价,后来有学者专门批评我,卖便宜了。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他如今也深以为然:“我觉得他批评得非常对。毛瓷是红色历史的见证,是工匠们的心血,它的工艺、绘画都是一流的,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我们不能用商品的观念去看它,我们要作为文物来传承、保护。它属于世界上的一笔宝贵的遗产 。”多年来,无数藏家高价求购均被他拒绝,“你可以来看,但是我的东西不卖!”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毛瓷”,罗玉其还收藏了大量产自醴陵的国宴瓷、“三馆瓷”、醴陵陶瓷大师作品

在罗玉其眼中,“毛瓷”是醴陵瓷的 “根与魂”,守护这份遗产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他常说:“实际上,我们对这些与毛主席相关的藏品,更多是承担着传承的使命,现在就是在为国家做保管员。收藏界有句话:‘收藏多了就不是自己的了,是国家的了’,我们如今正是在为国家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的愿景是让‘毛瓷’走向国际,提升整个醴陵瓷的影响力。只要能宣传毛主席相关的醴陵瓷,我都会全力以赴、义不容辞。” 从热血青年到古稀老人,时光改变了容颜,却从未动摇他的初心。那些在窑火中淬炼的瓷器,那些在岁月中坚守的情怀,正通过他的守护与传承,延续着跨越时代的红色故事。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