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时评
寻味醴陵,何以名厨?
评论员 张逸鸣
挥别夏末的喧嚣暑气,迎来初秋的一袭凉风。
在这个季节更序、时鲜丰盈的新秋,首届“醴陵名厨”评选活动恰逢其时,如约而至。50名大厨烈火烹油、决艺斗味,最终选出20名“醴陵名厨”,久负盛名的“醴陵小炒”今天起有了鲜明旗帜,醴陵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也往前迈出了踏实一步。
一道美食,即是一城风物。醴陵作为“湖南十大湘菜名县”,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岁月流淌的记忆,蕴藏渌水仙山的风情。千载时光沉淀成身边的一粥一饭,以至于醴陵人谈到细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能与熟悉的菜肴结合,娓娓道来。
比如提起孩子不能吃辣,我们少不了推荐鲜亮的雪花丸子。时年新米和上手工剁馅的现杀土猪肉,上蒸锅前缀上一缕枸杞的明红。待水沸锅喧,鲜明蒸烟层层拢起,软糯香味远远逸散,开盖即见一团雪白细腻,莹莹反光……
说起难耐的苦夏,苦瓜炒仔鸭是绕不开的话题。苦瓜属寒,鸭肉性凉,两者结合就成了独属醴陵人的夏日养生秘诀。筷尖的苦瓜像柔嫩的碧玉微微颤动,小块鸭肉带着细小油光静默流转,苦瓜炒仔鸭上桌,像端上一碗凝碧的春日,有清风流入席间。
而全家福总是伴随着婚庆嫁娶的热烈,沩山豆腐凝聚着一方山水的柔软,还有醴陵小炒肉的咸鲜、醴陵蒸草鱼的腴美、青椒炒搓菜令人垂涎的“饭张力”……这些流传已久的佳肴不仅仅是简单的食物,它们更像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记载着醴陵的前世今生。而要把这些故事讲好,“醴陵名厨”是必不可少的“说书人”。
一种滋味,点燃一城经济。不舍爱与自由的年代,每一口食物都蕴含对生活的热烈与向往,多少人由舌尖所向,决定脚尖所往?遥远的天水,因为一道麻辣烫声名鹊起;名不见经传的淄博,凭一手烧烤蹿红网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以美食为线,开启寻味之旅。
醴陵菜作为湘菜代表之一,其优势得天独厚。“醴陵三宝”之一的“醴陵小炒”,正处于不断积累影响力与知名度的阶段,蓄势待发。
随着“醴陵名厨”评选活动的成功举办,“醴陵小炒”品牌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促进了餐饮业与农业、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醴陵名厨”的称号让游客心中向往有去处,为游子难舍惦念指归途,让美食成为强有力的纽带,连接着过往与未来,连接着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为醴陵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场比赛,延伸产业链条。“醴陵名厨”评选不仅仅是一场厨艺的比拼,更让醴陵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醴陵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的新征程。
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技艺的展示,从摆盘的艺术到评委的专业评判,无一不彰显着醴陵菜对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当季与存货究竟所差多少?机工与手作到底距离几何?因为坚信好食材能尝出稻田里风的记忆和阳光形状,醴陵唯口腹大欲,不敢减分毫物力。
参赛选手们自备食材,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醴陵本地优质农产品的认可与推广。醴陵作为农业大县,四时风物从来引人垂涎。明月玻璃椒浓缩盛夏三伏的炽热,茶山脆藕汇聚碧水清波的福泽,官庄的黑山羊放养山林、肉嫩回甘,还有庄埠的粉糯贡芋、板杉的甜润茶油等等。时节的馈赠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每一道醴陵菜背后都蕴含着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个环节的紧密协作。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选拔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名厨,更促进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助力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升级。进一步丰富了醴陵菜系的内涵,为醴陵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端稳中国粮、做香湖南饭、做优醴陵菜”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种使命与担当,是醴陵农业产业链思维的实际践行,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首届“醴陵名厨”评选活动,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场产业的变革,一场对未来的期许。
如果你向往诗和远方,这醴以米蔬为辞句,鸡鸭鱼肉为韵脚,所铸长诗能透人脏腑,随记忆流转经年。
醴陵的芳味无双,等你用舌头来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