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青春之声,答醴城之问

渌水时评

以青春之声,答醴城之问

评论员 张逸鸣

暑气抛磨渌水,蝉鸣拨动晨辉。即便高温怎样难耐,当南风拂过市民中心的屋檐,一场关乎青春、理想与担当的思辨,依旧准时拉开帷幕。

图片

今天,世界的目光仍在烽火与暗流间游离,醴陵的焦点却注定属于这方小小舞台。13位过关斩将的青年才俊,正以声为剑、以思为帆,准备在“我是青年演说家”的决赛中,回答一个宏大的命题:我们这一代青年,当以何种姿态,回应这座伟大的城市?

一场赛事,何以牵动一城目光?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未来写在青年的脸上,那么这场演说,便是醴陵未来的重要亮相。

图片

他们之中,有来自基层一线的张志翔,他在家长里短的琐碎中,收获了“你以为在付出,其实在收获”的豁达;有毕业于名校的选调生王颖,将范仲淹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悄然化作“不为良医,便为良相”的基层誓言;有扎根乡村的青年教师彭庆,他用一支合唱团点亮了孩子们的梦想,也悄然将个人命运托付给城市跳动的脉搏……

图片

他们是医生、是教师、是干部、是法律人……他们是醴陵社会微小的百万分之一,却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奔流不息的昂扬血脉。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却有着润物无声的暖意;他们的言语,不事华丽辞藻的堆砌,却饱含着源于泥土的温情。

因为他们的讲述关乎你我,他们把根扎在基层;他们的困惑是我们都曾有过的迷茫,他们的坚守是我们共所期盼的希望。所以,这场赛事自然沉淀了一城人对青春的瞩望、对未来的期许。

一场思辨,如何回答时代之问?

这个舞台,不只是口才的竞技场,更是思想的交锋地。

从“用倾听和共情走进乡亲们内心”的为民自觉,到“你为群众跑跑腿,他们就想给你当红娘”的质朴回报;从一条道路由人迹罕至到车水马龙的变迁,到一个青年教师立志“让美育之光照亮乡村校园”的自我实现……那如水淌过的四十年不再是空泛的口号,它被一次次以人为本的努力、一次次为民跑腿的付出所诠释;发展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它被孩子们自信的歌声、乡亲们质朴的感谢所填实。

图片

他们仍在追问,在都市繁华与故土烟火间,哪里是吾心安处?

他们还在探讨,在宏大叙事与个体价值间,怎样找到自我坐标?

他们不停思索,在传承千年文脉与拥抱现代变革间,醴陵的明天将走向何方?

每一个观点,都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思想的涟漪。这些天马行空的畅想、脚踏实地的求索,让我们看到了醴陵青年开阔的视野、独立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这些思想的光芒彼此碰撞、交相辉映,这,就是一座城市最需要倾听的时代回响。

一座城市,怎样成就一场奔赴?

青年的奔赴从来不是单向的。当金话筒奖得主李兵老师的目光落在选手身上,当红网首席评论员王小杨老师跃动笔尖记录思绪,当来自各行各业的评委与观众凝神倾听——我们知道,这早已不只是一场比赛。

它是一次检阅,检阅醴陵青年的精神风貌与思想深度。

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求、对思想的尊重。

龚曙光老师的智慧点评,为这场思辨添上点睛之笔;社会各界对青年才华的高度认可与支持,更是让这份成长的价值愈发清晰。但这背后,更彰显市委、市政府“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诚意,是各部门单位通力协作的努力,更是整座城市为青年搭建舞台、创造机会的决心。

图片

当一座城市将最真诚的礼遇给予青年,青年必将以最滚烫的赤诚回报城市。

时代的浪潮提供了无数选择,向外看,是都市的霓虹璀璨;向内观,是故土的日新月异。何处安放青春?这群青年在恢弘与广阔面前不忘故土,选择回到来处,成为家乡的脊骨。这,就是一场最美的双向奔赴。

图片

此刻,决赛场上的灯光已经亮起,每一束光都像一个期待的眼神。

让我们一起倾听。

听他们如何用滚烫的话语,为青春立序,为梦想加冕。

听他们如何用铿锵的足音,回应时代的召唤,奔赴与这座城市的约定。

因为这“醴”,正青春啊!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