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利波在政协醴陵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厚植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
——在政协醴陵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王 利 波

(2024年1月30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经过全体委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会议协商通过了政治决议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决议,补选了2位政协副主席、11位政协常委,听取并协商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发改、财政、环保三个专题工作报告。10位委员分别就“做好陶瓷产品大市场”“人口战略先行”“打造醴韵民宿”“助推醴陵烟花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志愿服务”“打响‘中国陶瓷谷’世界品牌”等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会议期间,大家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协商议政,展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在此,我代表市委,对大会的圆满成功、对新当选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委员和与会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
过去的2023年,是醴陵稳中有进、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抢先机、拼经济、保稳定、促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交出了优异答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排名株洲第一,消费、固投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县市区前列。督查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激励表彰,文旅、卫健、商务、科工信、发改、园区等8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和基本竞争力实现“双进位”,分别名列全国百强第34位、第55位,呈现出发展势头足、干事氛围浓、群众心头暖的喜人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也凝结着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一年来,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以“株事好商量”集中协商活动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政协委员工作室倾听民声、服务群众,从打造湘赣边花炮商贸交流中心到重塑防水产业赛道,从“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到开展“‘田长制’实施情况”等专项视察,一件件提案、一次次监督与时代发展“合拍”、与人民需求“共振”,充分展现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境界追求。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2024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站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有压力更有动力、有挑战更有机遇,需要薪火相传的接力,需要与时俱进的探索,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我们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厚植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切实彰显“挑大梁、担重任”的责任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醴陵篇章。
一、厚植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需要我们增强必胜信心、全力真抓实干
纵观近年来醴陵的发展,始终走在中高速增长的“快车道”,靠的就是对祖国发展的信心、对中央决策的信心、对醴陵未来的信心,这是我们勇往直前的最强力量。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描绘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这一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对标对表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实景”。面对省委书记沈晓明同志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的殷殷期盼,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定不移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坚定不移走制造业当家之路,坚定不移向着“千亿时代”进发。面对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打下的厚实基础,我们必须延续好的作风、好的状态、好的举措,不被暂时的困难而束缚,不因指标的波动而动摇,围绕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以及这次“两会”明确的目标任务,全力推动醴陵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在高水平安全中走在前、在高品质生活中走在前,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将“良好起势”转化为“辉煌胜势”。
二、厚植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需要我们破除保守心态、昂扬奋进之姿
当前,醴陵已具备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有着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更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些都是我们争先进位的底气所在。要坚决摒弃自负自满。县域发展如同逆水行舟,唯有向高处攀、向远处行,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醴陵既是小县城,更是大都市,有令人羡慕的产业、优越的区位、繁华的城市、亮眼的形象。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一项工作,都应该自觉地站在全国坐标轴中去定方位,放在长株潭都市圈中去找目标,把“株洲领先、全省率先、全国争先”的要求贯穿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要见贤思齐勇于追赶。实事求是地讲,对比沿海先进地区,对比全省前三强,醴陵的发展速度还是不够快、产业规模还是不够大。必须时刻保持一种被甩开、被落下的危机感,走出原有“舒适区”,奋力行动、加速追赶,将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只要有了“牌子”就要拿,见了“第一”就要抢,让争先成为醴陵最鲜明的特质。要追求极致敢于超越。千年产业造就了醴陵独一无二的工匠精神,一路走来,我们这座城市骨子里就有一股敢为人先的劲头。传承好工匠精神,就是要把每一件事情干到极致、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主动一点、先行一步,勇立时代潮头、坚定走在前列,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打造更多的“醴陵样板”。
三、厚植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需要我们坚持守正固本、突出创新引领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于醴陵来讲,当前主要是做到“三个聚焦”。要聚焦产业根本。产业是醴陵的根与魂。千年以来,陶瓷、花炮两大产业持续滋养着醴陵人民,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要始终把传统产业当成“富矿”,持续深耕细作,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提质,以品牌升级拓展发展空间,通过一代一代积淀、一代一代传承,将“老”产业做出新价值。要聚焦创新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些年,醴陵的玻璃、服饰、机械、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从“无中生有”到逐步壮大,靠的就是创新。我们要深刻把握时代浪潮的前进方向,以“创新成果转化年”为契机,既把已有的新兴产业拓展好、延续好,也将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布局好、培育好,持续做强陶瓷研究所、陶瓷学院等一批创新平台,让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元素在瓷城大地茁壮成长、充分涌流。要聚焦重点带动。一个地方的资源是有限的,集中起来才能办成大事。长株潭创造了湖南42%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醴陵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全面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只有融入长株潭都市圈这个全省经济基础最好、资源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区域,醴陵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真正做到“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要把株醴新城建设作为标志性工程,加快打造一批可视化进展和突破性成果,以融城的重点突破带动城市的整体跃升,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把“千年瓷都·五彩醴陵”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四、厚植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需要我们汇聚各方力量、始终团结奋斗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过去,我们依靠团结奋斗,凝聚起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今后,我们仍要团结奋斗,让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更加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要在开放包容中凝聚团结。来到醴陵城,就是醴陵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百万醴陵人民的共同事业。大家在一起干事创业是难得的缘分,要互相坦诚、互相支持,少一些猜忌、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误会、多一些理解,在开放包容中相互辉映、相互成就。要在带头示范中彰显团结。市委始终把团结作为攻坚克难的利器,提出了“不让企业家等一分钟”“政府做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做好围墙内的事”等一系列工作理念,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解决了城区学位不足、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等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农村道路提质改造、玉瓷路建设等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示范、带头落实,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市场主体和企业家的“主人翁”意识,始终与醴陵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让团结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要在坚守底线中维护团结。和和美美的团结,才是真团结、大团结。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坚持百分之一的任务有百分之百的担当,在加强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社会治理中协同作战,以更加安全、更有温度的保障,凝聚更多民心,汇集更大民力。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各级各界的精英名流,学识好、交友广、威望高,要发挥好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作用,把基层意见、群众诉求带上来,把党的惠民政策、为民举措落下去,真正把“委员作业”写进群众心坎里、写在醴陵大地上。
各位委员、同志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希望市政协继续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凝聚共识和力量,在更深程度上统一意志和行动,使每一次政治协商、民主监督,都化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市委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确保人民政协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机会、出力有舞台、工作有作为。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政协履行职能,虚心接受民主监督,认真办理政协提案,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各位委员、同志们,厚植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必将激荡起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和株洲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推动“三个走在前”,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醴陵而团结奋斗!


THE END

相关新闻

醴陵新闻网 湘ICP备10209315号

主管单位: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醴陵市广播电视台

办公地址:湖南醴陵市政府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0731-23287201 232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