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爷爷,我们来给您拜年啦,新年快乐!”2月4日(正月初七),在醴陵市国瓷街道五里牌村,被一群学子簇拥着的醴陵“助学老人”陈自绪,笑得分外开心。新春期间,学子们来到陈自绪家里,给他们心目中最尊敬的陈爷爷,送上新年的祝福。这样的“约定”,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不变的温暖,老人奔波在助学路
在醴陵,说起陈自绪,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位出生于1935年的老人,从1999年起,便骑着自行车,走上爱心助学之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一边对贫困学子摸底探访,一边寻求爱心人士的资助,为双方牵起爱心的“红线”。
“风雨兼程欲何求,惟企学子成栋梁。”时光流逝,转眼就过去26年。陈自绪牵线资助的一批批学子,相继踏上工作岗位,实现了他的助学愿望。“一定要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让人感动的是,虽然陈自绪已经年过90,但他仍然坚持实地走访助学。截至2024年底,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有2253名困难学生得到帮助,其中499人圆了大学梦。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陈自绪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改变了命运,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变化的“AI”,远方的思念同屏传递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多年来,陈自绪无私地帮助贫困学子,同时,也得到孩子们的爱戴。“今年春节那天,52个人来电话给我拜年,正月初四来了8个,正月初七又来了10多个。很开心,这群有心的孩子惦记我。”陈自绪乐呵呵地说道。
新年和想见的人见面,当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见面的人,也有他们表达思念的方式。“陈爷爷,不好意思啊,因为我在外地,没有办法来给您线下拜年。我在线上给您准备了一个礼物,祝您身体健康。”远在广东的受助学子刘青山今年过年没有回醴陵,便用AI技术制作了一段视频。他和陈爷爷,笑着拥抱,同屏出现,如见面时那样亲切。
爱心的感召,善意值得永远珍惜
爱心点亮贫困学子的人生路,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后,又把这份爱反馈给社会。丁又专是陈自绪牵线资助的第一批大学生。受陈自绪的爱心感召,自2020年起,他也加入了爱心助学的队伍,组织爱心活动。而像丁又专这样的学子,还有很多。
无私的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人。有陌生的爱心人士,专程找到陈自绪,捐赠爱心款,拜托他转达心意。他们都有一句朴素的话:“陈老值得信任!”一笔一画,陈自绪的记录本上,仔仔细细地记录下他们的爱心;还有年轻的志愿者,自愿当起陈自绪的专职司机,陪他穿梭在乡间道路,延续这份大爱。
时代在变,唯有爱意,永远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