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启动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夏日“醴”行活动超燃!现场人流超13万人次,免费送出小炒肉12.6万份、醴陵瓷器超过10万个,两天时间全市接待游客约54.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23亿元。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大学生免费游醴陵、捡瓷器、玩烟花、吃小炒、听音乐......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吃喝玩乐只是大学生夏日“醴”行活动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大学生在醴陵开展实习、调研、文创、拍摄和美食研究,激情将燃烧整个夏天!
两天的聚焦期活动结束后,湖南师范大学学生谢阳潇就将他当文旅志愿者参与活动调研的情况写成了总结报告。“两天时间,线上线下采访了近40名来醴的大学生,询问他们来醴陵的原因、对活动的总体印象以及对各个景点的感受还有捡瓷器、放烟花、吃小炒肉的体验,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谢阳潇是湖南师范大学此次来醴陵开展“寻找‘文旅+陶瓷+烟花’长期深度融合方式”调研的七名成员之一。该调研团队7月17日就来到了醴陵,并已经和醴陵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就“醴陵文旅定位与产业推广”“醴陵‘文旅+’模式规范中介及推广应用”“醴陵陶瓷与景德镇陶瓷的异同”以及“醴陵青年文旅发展可行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见面会上,他们就提出了聚焦青年群体的文旅理念,打造制瓷、上釉沉浸体验、推出年轻人喜欢的陶瓷周边、推出情绪烟花定制服务等一系列贴近青春群体的好建议。这次,他们又以文旅志愿者的形式调研“全国大学生夏日‘醴’行”20日—21日的主体活动,收集大学生对醴陵文旅推广模式的意见建议,相信会有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出来。”醴陵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参观李立三同志故居、耿传公祠、左家老屋等醴陵红色教育基地, 实地走访调研东富工业园、华联瓷业、尚方窑、时代金属等本地企业,参观陶瓷博物馆、沩山古窑、渌江书院等各类景点......传承红色基因,了解醴陵产业发展现状、感受醴陵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这是大学生来醴陵开展实习、实训前,开展的特色研学活动。“因为甘望星我才知道了醴陵,但是没来过。这次,通过连续三天的研学活动,让我知道醴陵是一个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陶瓷和烟花特色产业兴旺的城市。”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宁乡妹子郭莎说,研学后的实习,更是让她受益匪浅。“我们有6人是在醴陵市融媒体中心实习,来这里后,部门安排了带教师姐,同时鼓励我们多出点子大胆创新,10天的时间,我已经策划、创作了6、7条短视频了。特别是前两天的全国大学生‘醴’行主体活动,我们和部门同事一起奋战在传播一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感受醴陵三宝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醴陵人民满满的热情和诚意。这一趟醴陵,来对了!”
据醴陵团市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夏季的“大学生来醴实习实训”活动,共有500多人报名。现在,共有103名大学生上岗。其中,有70多人在机关单位实习,还有20多人在陶润会、华鑫电瓷、渌江集团等企业实习实训。岗位涉及文创研发、产品设计、新媒体宣传、文旅产业发展等。
优秀调研报告可拿奖、来醴实习实训有补贴,全国大学生夏日“醴”行活动,给大学生提供的平台可不止这些。依托2024湖南省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音乐节等平台,醴陵还将提供便利给大学生,让他们在醴陵参加文创设计培训班、和相关企业合作设计参赛作品、也可以自行采风独立创作作品。在音乐节等相关活动中,则设置文创集市进行作品展销,搭建大学生展现才华的平台 。围绕醴陵美食,拍摄相关图片,佳作可获得奖励,还可以加入醴陵小炒促进会,深入挖掘醴陵小炒的文化内涵,拓展醴陵小炒的应用场景。
现在这些活动都在有序开展中,来醴陵的大学生们也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间。到记者发稿时,又从醴陵市人社局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传来消息:36名大学生与醴陵13家知名企业达成了实习或初步就业意向。他们都将为醴陵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着青春的智慧和力量。